人這一輩子,活到最后,拼的不是誰走得快,而是誰走得穩。
年輕時講人情,講義氣,講面子,誰家紅白喜事,哪怕遠隔千里,也得拎著禮金趕過去。
不是不舍得錢,而是放不下那點“人情賬”。
但人老了之后,眼界一開、經歷一多,就越發明白一句話:不是所有的“禮”,都值得你花錢、花心、花時間去隨。
特別是這三種“禮”,老年人到了這個年紀,真得學會拒絕。
01
不熟不親的人情禮,別再盲目跟風。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缺錢,而是把錢花在了不值得的地方。
很多老人,總覺得“既然人家請了,就該去”。
但你想想,對方平時連個電話都沒有,朋友圈點個贊都嫌多,突然結婚、生子、開業就請你,圖啥?圖的就是你那份禮金。
我樓上的一位阿姨,平時不怎么出門。
她孫子的幼兒園同學家里辦滿月酒,她也去了,還包了個幾百塊的紅包。
問她為啥,她說:“別人都去了,我不去顯得小氣。”
聽著好像講道理,實則一點都不劃算。
這種“跟風型”隨禮,說白了,就是拿錢買面子,還不一定買得來感情。
人老了,圈子早該瘦身。那些不親不熟、不疼不熱的關系,就別再維系了。
錢留著吃點好的、補補身體,比什么都強。
02
不懂感恩的親戚禮,別再自討沒趣。
親戚之間講的是親情,可有些親戚,講的卻是利益。
你隨他禮,他也許還覺得你“給少了”;你不隨,他立馬在背后說你“不近人情”。
我認識一個熟人,年輕時親戚家辦事,他樣樣到,禮金也沒少包。
結果他老伴生病住院,通知這些人時,不是說“忙”,就是干脆不回消息。
到最后,他自己氣得一句話不說,把所有群退了。
他才明白,親戚有時候不是靠血緣,而是看平時有沒有“情”。
人老了,就別再用熱臉貼冷屁股。不懂感恩的親戚,隨一次禮,寒一次心。
與其年年節節掏心掏肺,不如早點學會轉身離場。
03
“套交情”的禮,千萬別硬撐著送。
有些禮,不是因為情分,而是因為想“套個關系”。
特別是一些退休前的老同事、舊領導,突然又聯系你吃飯、隨禮,目的不言而喻。
我有個朋友,前同事孩子結婚,非要請他去,還特意提醒:“老同事都隨五百。”
結果他去了,熱臉沒換來熱情,禮金隨了,關系一點沒變。
人老了,心也要老練點。
人情這東西,只有雙方都愿意才叫“情分”,單方面的付出,只叫“賠本”。
再說了,你都退下來了,對方還圖什么?圖的是人情味,還是你那點可憐的養老金?
別傻了,老年人最怕的不是沒關系,而是被人盯上“感情牌”。
作者:AGINightingale;
關注我,讓文字的音律譜寫出生命的樂章;
"夜鶯在月光下跳躍,羽毛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它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
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