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參與一戰絕對是一場教科書級別的錯誤案例,沙俄在當時完全可以做到抽身事外,坐在場外看著法國、德國、奧匈帝國和英國把狗腦子都打出來。尼古拉二世就是和協約國綁定太深了,這才讓沙俄做出了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決策。事實上在當時的沙俄國內也是有不少明白人的,如果1900年尼古拉二世按照這人的意思辦,不說讓俄國再次偉大,起碼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是能做到的。
庫洛帕特金
歷史上,在日俄戰爭之后,日俄戰爭中的俄國指揮官庫洛帕特金就寫過一本名叫《日俄戰爭中的俄軍》一書,書中對俄國現狀和俄國能往哪些地方進行擴張進行了精辟的描述。關于歐洲部分的內容也堪稱是預言家。
庫洛帕特金認為,日俄戰爭最大的失誤就是俄國選擇了一個不適合開戰的進行戰爭。在日俄戰爭中俄軍驍勇善戰,給日軍造成了比俄軍大得多的傷亡。但是遠東地區位于俄國兵力投送的末端,俄國必須從遙遠的歐洲出兵征討日本。日本有四十萬常備軍,如果總動員能動員出來一百萬軍隊。
但是俄國是不可能把上百萬軍隊投送到遠東這種鳥不生蛋的地方的,因此日俄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打,俄國不應該打已經民族覺醒的東亞的主義,這只會讓俄國陷入一個無底洞中。而歐洲部分庫洛帕特金也認為沒有什么擴張空間。在最北部俄國已經吞并了芬蘭,不可能,也沒必要再進攻瑞典和挪威。
之后在波羅的海沿岸和俄國接壤的地區是德國的東普魯士,一戰已經證明俄國完全不是德國的對手(事實上在一戰開始前俄國就心知肚明),這塊地要吃下很困難。至于奧匈帝國的利沃夫地區似乎能吃下,但是庫洛帕特金說明了這樣做的風險。利沃夫和西歐接觸的時間太長了,他們早已脫離了斯拉夫文化圈,如果強行吃掉以后說不定會影響烏克蘭人的想法。事實證明庫洛帕特金是對的,利沃夫確實是之后烏克蘭獨立的主陣地。
?俄國對未來的策略
在一戰之前俄國的外交處境是出人意料的好,因為遠離歐洲中心,俄國的地理位置天生就適合坐山觀虎斗。而且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希望俄國盟友保持中立。對于同盟國來說,德國最大的敵人當然是法國,對于俄國這個龐大的鄰居能不招惹就不招惹。雖然奧匈帝國比較麻煩,但是不能左右德國的決定。
至于協約國一方從內心肯定是希望俄國能夠參戰分擔自身的壓力的,但是他們不能把期望完全寄托在尼古拉二世會賣頭援助協約國,甚至還要防止俄國倒向同盟國一方,因此保持中立是他們比較期望的目標。兩大軍事集團一起伺候俄國,這福氣能小了?
甚至尼古拉二世還能做的更過分一點,在歐洲保持中立態度,但是在中東和高加索地區保持進攻態勢,之前被迫和英國瓜分的伊朗不作數了,直接吞并整個伊朗,正在打仗的英國九成九不會干涉,反而會更積極和俄國接觸,希望俄國保持中立,不要參與到對方一派。
?俄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抽身于歐洲大陸核心地區之外,可以坐著吃爆米花看著歐洲列強互相廝殺,對方還說它不出什么,甚至還要謝謝他呢。參戰對俄國絕對是不利的,一戰中俄軍經常是被德軍以寡敵眾爆揍,到1916年國內的情緒已經非常不滿了,尼古拉二世還在打,之后國內一革命徹底玩完,別說帝國了,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