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與釀酒文化
西鳳酒古稱秦酒、柳林酒,是產于鳳酒之鄉的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柳林鎮,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鳳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集清香、濃香之優點溶于一體,以“醇香典雅、甘潤挺爽、諸味協調、尾凈悠長”和“不上頭、不干喉、回味愉快”的獨特風格聞名。民間有這樣一則佳話流傳“東湖柳,西鳳酒”盛贊西鳳酒美名。
得天獨厚,釀酒之鄉
西鳳酒生產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古稱雍州),這里地域遼闊、水質甘美、物產豐富,頗具得天獨厚的釀酒之地利,是中國著名的酒鄉。
鳳香古法,薪火相傳
精選關中平原有機原糧,采用續渣法配料、老六甄發酵,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整個生產過程分為“立、破、頂、圓、插、挑”六大環節。
酒海封藏,塵封千年的秘密
所釀新酒必須在酒海中儲藏三年以上各種酸、酯、醇等香味物質逐漸達到平衡,乙醇和水分子緊密結合,辛辣味大量減少,喝起來口感綿甜爽口、回味悠長。
起源與發展:從周秦軍酒到絲路國禮
殷商肇始
西鳳酒的前身可追溯至殷商晚期的“秦飲”,西周初年周公旦東征慶功宴上“飲秦飲”的記載,印證其作為軍功酒的特殊地位。秦穆公時期,“秦酒”成為秦國宮廷御酒,奠定“投醪勞師”的軍事文化傳統。
漢唐鼎盛
漢代“柳林酒”隨張騫出使西域傳入中亞,成為絲路貿易中的外交媒介。唐代被欽定為皇室貢品,年供量達3000石,詩人裴行儉“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的詩句使其名揚天下。
近代轉型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斬獲,讓西鳳酒首次登上國際舞臺。1952年首屆全國評酒會上,其“清而不淡、濃而不釅”的鳳香型特征。
工藝傳承:非遺技藝的活態延續
四季釀造體系
傳承《西鳳酒方》古法,形成“立春開壇、端午制曲、中秋立窖、立冬繕海”的四季釀造程式。原料選用秦嶺北麓紅纓子高粱,配比精準至“三糧六曲”。
酒海秘技
沿用唐代酒海制作工藝:秦嶺荊條編簍,以豆腐、蛋清、蜂蠟裱糊百層,形成天然微生物屏障。現存800年酒海群中,菌膜復合體厚度達3.6毫米,賦予酒體獨特蜜香。
三絕品質
“不上頭、不干喉、回味愉快”的飲用體驗,源自“酒海陳藏+土窖發酵”雙工藝體系。
文化融合:長安城里的詩意酒魂
唐風復興
2025年“詩酒長安 鳳香盛集”活動中,西鳳酒在長安十二時辰街區構建沉浸式唐風場景,通過《霓裳羽衣舞》與投壺品酒體驗,再現“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盛唐氣象。
IP共生
瓶身設計融合故宮緙絲鳳凰紋樣、漢代漆器工藝等元素,紅西鳳系列復刻《緙絲鳳凰牡丹圖》,每瓶配備區塊鏈數字證書。
現代創新:老名酒的青春密碼
科技賦能
建立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實現高粱育種數字化管理。酒海基因測序技術破解老酒柔順密碼,獲國家發明專利。
年輕化轉型
推出100ml鳳香小酒海系列,支持冰飲、調酒等新潮喝法,Z世代消費者占比達58%。2025年婚慶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9%。
生態共贏
在陜北建成10萬畝有機高粱基地,酒糟有機肥反哺農田,形成“種-釀-旅”全產業鏈,每畝增收3000元。
品牌精神
三千年來,西鳳酒始終踐行“糧為酒父、水為酒母、曲為酒骨”的釀造哲學,將周禮的莊重、秦風的豪邁、漢韻的雄渾、唐魂的華美融于酒體。從殷商青銅卣到太空酒曲,從絲路駝鈴到紐約米其林餐廳,西鳳酒以鳳香為墨,書寫著中國白酒的文明史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