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國 調研(第一健康報道義縣 記者康梅)
一座寶藏小城,有千年古寺的莊嚴,有田園風光的愜意,有非遺美食的煙火氣,更有北緯42度的自然饋贈。
4月19日-20日,中國合作貿易企業協會(簡稱中國貿協)組織部分會員企業、合作伙伴、新聞媒體調研走訪遼寧義縣并與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座談交流。
參加調研和座談的人員包括:商務部原黨組成員 部長助理黃海、中國貿協會長高景遠、文旅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一級美術師張曉東、中國貿協副會長郭祥、中國貿協茶業分會副秘書長蘇涵,中國貿協理事鄒剛,健康中國工程媒體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達等。
圖為調研小組成員參觀小粒花生流水線
義縣縣委書記郭廓,義縣政府黨組成員、七里河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滕林,義縣七里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岳祥,義縣發改局、農業農村局、文旅局、工信局、經合中心的相關領導,以及來自義縣優質農產品企業代表30余人參加了座談交流。座談會上,與會者就義縣特色農業、文旅開發、健康富民等議題召開研討并取得共識。
圖為義縣縣委領導召開座談會
義縣隸屬遼寧省錦州市管轄,是一座具有獨特氣質和底蘊的歷史文化古城。同時,地理位置處于北緯41°-42°區間,其種植生產的小粒花生被當地人喜歡稱道:東北遼寧花生,吃起來沒有回苦,自然醇香,尤其是該縣海良食品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引進的現代化生產技術制作的休閑食品,經相關部門常年多次檢測,均未檢測出黃曲霉毒素,目前已成為京東集團“聯合共建鄉村振興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帶項目,為全國城鄉市民提供了來自義縣的特色休閑美食。檢測報告顯示,當地生產的花生未檢測出黃曲霉素,為義縣花生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圖為調研領導和專家與企業座談會
資料顯示,黃曲霉素是一種廣泛存在于霉變谷物、堅果中的強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而義縣花生的這一檢測結果,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健康、安全的優質選擇。這一亮點不僅凸顯了義縣花生在品質上的卓越表現,更體現了當地在花生種植、儲存和加工環節的嚴格把控與科學管理。
第一健康報道了解到,該縣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新模式,將發展以小粒花生市場交易、倉儲物流、初深加工、新品研發與孵化、品牌體系建設等為一體的小粒花生產業鏈,花生年交易量100萬噸以上,花生年交易額100億元以上,成為東北最大的花生交易中心。
圖為部分調研小組成員展示企業產品
為此,在當地有著花生女王雅號的海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表示,“為人們的休閑生活增添新的休閑食品,脫脂小粒花生安全放心越吃越香。檢測部門助力企業發展,為安全食品品控把關,企業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參加此番調研的領導和專家給出的結果是,海良食品公司的小粒花生產品憑借其“未檢測出黃曲霉素”的產品優勢,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不但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其小包裝產品甚至還走進了部分高鐵、民航休閑食品系列,成為放心食品,相信企業未來還將以更嚴格的檢測標準帶著產品走出國門。
(責編:蘇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