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給弟弟一套婚房,他馬上要結婚了。"親媽站在我家門口,目光直視我,聲音低但堅定。
我愣在原地,握著門把的手微微顫抖。三十多年不見,她就這樣突然出現,開口便要房子。
我叫趙海洋,今年三十八歲,從小被養母李桂芝撫養長大。那是1986年的冬天,我剛滿兩歲,記憶還模糊不清。
那年冬天特別冷,北風呼嘯著刮過縣城的小巷。親生母親張麗華滿臉憔悴,牽著我的小手敲開了遠房親戚李桂芝的家門。
"麗華,這是怎么了?"李桂芝一邊招呼我們進屋,一邊往火爐里添了幾塊煤,屋里頓時暖和了許多。
"桂芝姐,我實在沒辦法了。"張麗華哽咽著,摘下戴了多年的搪瓷手鐲遞給李桂芝,"能不能幫我照顧海洋一段時間?我去南方打工,等我有錢了就回來接他。"
李桂芝沒有接那手鐲,只是摸了摸我的頭:"孩子不是東西,哪有這么交換的?你有難處,我幫你照顧孩子,不過你要答應我,等你條件好了,一定要回來看看他。"
張麗華連連點頭,眼淚卻止不住地流。當晚她就離開了,只給我留下一張照片,是她抱著我在縣城照相館拍的,背面寫著"母子情深"四個字。
李桂芝當時三十歲出頭,丈夫趙建國在煤礦事故中去世,膝下無子。養母把我當親兒子,從此我就跟著她生活,改姓趙,叫趙海洋。
縣城家家都不富裕,養母卻從沒讓我餓過肚子。她在縣城東街開了一家小小的食雜店,不過十來平方米,賣些掛面、醬油、火柴、肥皂這類日用雜貨。
小時候,我常坐在店里的小板凳上,看養母忙前忙后。她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粗布衣服,麻利地用木舀子舀米舀面,用銅秤稱糖稱油。
"趙師傅,來兩斤掛面。"
"桂芝,給我拿盒火柴。"
"小海洋又長高了,真像他爸。"
鄰里街坊的閑談聲里,我的童年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
1992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同學們都有新書包,我羨慕得不行。回家路上,我站在百貨商店櫥窗前,盯著那個藍色的帆布書包看了好久。
"媽,我想要個書包。"那天晚上我鼓起勇氣說。
養母抬頭看了看墻上的掛歷,輕聲說:"再等兩天,這個月賣的東西夠本錢了,媽就去給你買。"
第三天下午放學,我背著個簇新的藍色帆布書包回家,心里美滋滋的。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那是養母攢了整整一個月的錢。
那年冬天特別冷,養母怕我凍著,用布票換來的藍布給我做了件棉襖。她在煤油燈下一針一線縫到深夜,粗糙的手指被針扎得全是小洞,卻從不叫一聲疼。
聽鄰居王嬸說,養母年輕時也是縣里有名的美人,追她的人能排到縣城外。可自從我爸出事后,她就再沒考慮過改嫁,一心撲在店里和我身上。
日子雖然清苦,但也有快樂的時光。記得1994年,全縣城都在熱議《渴望》這部電視劇。每到播出時間,養母就早早關了店,和鄰居們擠在供銷社大院看那臺黑白電視機。
"劉慧芳真命苦啊。"養母看得眼睛都紅了。
"哪有,她遇到了好男人劉全有啊!"王嬸感嘆道。
我那時還小,不太懂劇情,卻也跟著他們一起笑一起哭。
1998年,我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高中。養母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第二天天沒亮就去市場買了最新鮮的菜,包了一鍋香噴噴的餃子。
"海洋,你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日子就不會像媽這么苦了。"養母嘴上這么說,臉上卻滿是自豪。
那年下半年,全國掀起下崗潮。養母的小店生意也不太好做了,縣城邊上開了家"萬客隆"超市,很多人都去那里買東西。
我勸養母也去找個工作,她卻堅持守著那間小店:"這店是你爸生前留下的,我不能關。再說了,熟客多,大家都習慣了來這兒買東西。"
我心疼養母,周末經常幫她一起整理貨架,清點庫存。雖然賺的錢不多,但養母把我的學費、生活費都攢了出來,從沒耽誤過。
2002年,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學。臨行前一晚,養母拿出一個布包,里面是一沓沓用紅繩扎好的錢。
"這是媽這些年攢的,你拿著,在省城遇到困難別硬撐。"她把布包塞進我的行李中,眼圈微微發紅。
我知道,那是養母十幾年來的血汗錢,是她省吃儉用,舍不得買件新衣服攢下來的。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念書,將來讓養母過上好日子。
大學四年,我勤工儉學,假期打工,盡量減輕養母的負擔。畢業后,我留在省城一家外企工作,很快就有了不錯的收入。
2010年,我在省城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雖然只有七十平米,卻是我的小天地。養母來省城看我,眼中滿是欣慰。
"媽,您搬來和我一起住吧,縣城那小店太累了。"我勸她。
養母卻搖搖頭:"我在縣城住慣了,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搬來省城我會不習慣的。你好好工作,常回家看看就行。"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到了2023年,養母就要六十大壽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在省城事業有成,又換了套大房子,還娶了媳婦生了孩子。
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我始終記得是養母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思來想去,我決定送她一份特別的禮物。
那天,我特意從省城趕回縣城。養母家還是那間老房子,雖然墻壁已經翻新過,但格局沒變。院子里,她種的月季花開得正好。
飯桌上,我掏出一個紅色的信封遞給養母:"媽,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養母顫抖著手打開信封,里面是省城一套兩居室的房產證,上面清楚地寫著她的名字。
"這...這..."養母老淚縱橫,說不出話來。
"媽,您辛苦大半輩子了,該享享清福。這套房子陽光好,周圍有公園,離我家也近,您搬來省城住吧。"我緊緊握住她的手。
養母只是不停地抹淚,連聲說:"傻孩子,傻孩子..."
就在這溫情時刻,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女人站在門口。雖然三十多年未見,但那眉眼間的輪廓,我卻一眼認出來——是我親生母親張麗華。
她穿著一件淺色格子襯衫,頭發染成了栗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她的眼神有些閃爍,手指不安地絞在一起。
親媽一進門就看到了桌上的房產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然后開口就是那句話:"給弟弟一套婚房,他馬上要結婚了。"
氣氛頓時凝固。原來她改嫁后又生了個兒子,如今弟弟要結婚,卻無力購房。
養母臉色變了又變,眼里閃過一絲傷痛,最后只是輕聲道:"海洋,你跟你媽先聊,我去廚房。"
看著養母佝僂的背影,我心里一陣酸楚。回過頭,我冷冷地看著親媽:"您找了三十多年,就為了這個?"
親媽見養母走開,語氣軟了下來:"海洋啊,媽知道對不起你,可你弟弟小強不容易,在工廠做流水線,工資低。你看你現在條件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