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輸掉的系列賽第一戰中,這幫年輕球員在防守端陷入犯規泥潭,核心球員面對針對防守沒有能夠正常發揮,進攻端也沒有能夠針對到唐斯,主要是在這三件事情上,年輕的活塞給自己的第一次季后賽交了學費。
基于這些問題,活塞在系列賽第二戰立刻做出了改變,雖然三分命中率依舊只有22.2%,但是靠著超出尼克斯的14個籃板,同時也將尼克斯的三分球壓制到28.6% ,也開始在進攻禁區獲得一些優勢,制造出了15次罰球機會。
全場比賽都壓制著尼克斯,在第四節關鍵時刻擋住了尼克斯的追分勢頭,最終以100-94獲勝,拿下了自2008年5月之后的首場季后賽勝利。
對于這一部分,最值得肯定的自然就是活塞這幫年輕球員,以及主教練比克斯塔夫的調度。
全場比賽,活塞33次出手命中下只有11次助攻,而尼克斯34次出手命中則是15次助攻,兩隊在防守端確實都有達到預期效果,只是坎寧安這場比賽的單打效果不錯;而布倫森在活塞主動積極的壓迫包夾下,幾乎沒有機會搭檔唐斯執行兩人配合,多次拋投都無果而還。
啟用保羅-里德
去年夏天,費城76人為了清出可以簽下保羅-喬治的薪資空間而選擇將里德裁掉,而活塞直接選擇承接了里德,讓他還沒成為自由球員就直接來到了活塞,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加盟活塞的方式。
職業生涯前四年,如果需要打上首發時, 里德能在25.7分鐘的出場時間,交出10.4分7.6籃板1.4蓋帽,53.1%的投籃命中率;而對于當時禁區依舊有了杰倫-杜倫、斯圖爾特的活塞,選擇里德,到底僅僅是為了填補球隊薪資、增加交易可能,還是對于這位替補大個子真的有特殊想法呢?
而正是這個選擇,成為了季后賽第二戰,活塞交完季后賽學費后能夠取勝的重要關鍵。
保羅-里德整個賽季出場45場,平均每場時間不到10分鐘,本場比賽替補出場11分鐘,雖然個人賬面數據上也僅僅只是4中3拿到6分,但是得益于里德的無球跑動、籃板沖搶以及防守端配合夾擊布倫森的布置,起到了相當明顯的效果,也成為了活塞本場比賽個人正負值最高的人。
拉長雙衛陣容的決勝時間
從本賽季來看,施羅德+坎寧安的雙持球點對于球隊還是起到了很明顯的效果,不管是在常規賽還是季后賽的第一戰,這二人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上一場比賽第四節拆開兩人的合作,也是前一場比賽被尼克斯打出21-0的一波流,最終落敗的最大關鍵。
回顧本場比賽,從第三節中段開始,兩人幾乎是共同在場到最后時刻,再加上外圍射手的比斯利,前兩人在常規賽共同在場階段,每場平均約10分多鐘,凈效率值為+9.6 ,而到了季后賽階段,三人在場的37分鐘,凈效率值更是來到+14。
雖說是三后衛陣容,但其實坎寧安屬于是標準側翼,第四節三后衛大量搭配哈里斯、杰倫-杜倫的五人班底打滿整節時間,這套五人組限制住了尼克斯的陣容輪換調度;而錫伯杜在第四節也其嘗試過麥克布來德和布倫森的雙后衛來試圖取代布里奇斯,但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見效,最終還是將前三節拿下19分的布里奇斯換回場上。
這場比賽對于雙方而言,互相都緊縮了調度陣容,第四節兩隊都有四名球員幾乎打滿整節時間,應該也是考慮到接下來第二戰到第三戰、第三戰到第四戰中間相隔兩天時間的寬松賽程,互相之間都有比較多的時間恢復體能。
對于季后賽而言,贏球的一方通常是會選擇繼續保持贏球邏輯,所以本場比賽錫伯杜在上半場也是把米羅和小佩恩繼續擺上場,只是沒有收到效果;而由于第二場活塞取勝,也可以預期到比克斯塔夫下一場比賽很可能在替補中鋒位置上繼續選擇保羅-里德。
尼克斯一方,則要嘗試讓唐斯更多地在進攻端被激發,可能會選擇增加雙塔在場的陣容,直接把陣容身高拉高,制造活塞鋒線球員更多的犯規壓力,把比賽節奏重新拉回到第一場。如此才是尼克斯更大概率的贏球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