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問題:為什么無數人,都活成了韭菜的模樣?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跟“認知”有關。
認知深刻,懂得權衡利弊,基本都能避免成為韭菜。畢竟,高級的認知,帶來高級的命運。
認知膚淺,盲目行事,不懂得權衡利弊,100%會成為韭菜。畢竟,膚淺的認知,只會招致悲苦的命運。
什么樣的認知,才算是高級的認知呢?
歸根結底,就一點,成本計算思維。
當你掌握了成本計算思維,基本上,就離活得好、混出頭不遠了。
02
什么是成本計算思維呢?
顧名思義,通過計算成本,衡量這件事該不該做。收獲大于付出成本,那就去做。否則,就不要去做。
舉個例子。負債累累幾百萬,去買一套房子。
你付出的成本是什么?
第一,首付;第二,負債幾百萬,加上對等的利息;第三,二三十年被束縛,被困死,只有當牛做馬的人生;第四,失業后還不起貸款,房子被法拍的風險。
你收獲的,究竟是什么?
你收獲的,只有一套逐漸老去、不值錢、越來越破敗的房子。
如此對比,你就會發現,收獲跟付出成本,極度不匹配,甚至有成為(房子)奴隸的嫌疑。分分鐘無法翻身,萬劫不復。
通過成本計算,才能腦子清醒,避免成為韭菜。
03
韭菜本韭,有一個特點:過分沖動,不計后果。
在背鍋這件事上,韭菜認為,這鍋,背了再說;
在成為房奴這件事上,韭菜認為,房奴,當了再說;
在內卷這件事上,韭菜認為,內卷,卷了再說;
在接盤這件事上,韭菜認為,這盤,接了再說;
什么都“xx了再說”,這就是典型的沖動、不計后果的行為。
試想,要是接了盤,卻損失慘重,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那接盤又有什么意義呢?
試想,要是拼命內卷,卻突然猝死,到了小命不保的地步,那內卷又有什么意義呢?
有些事,付出成本太高,而收獲,基本等于零,這就是妥妥的“陷阱”。
有些東西,花費成本太高,而收獲,基本為負數,這就是妥妥的“負資產”。
對于陷阱和負資產,最高明的做法,是及時遠離、拋棄,而不是一股腦涌入其中。
04
經濟市場的運行邏輯,是“成本思維”。
如果屏幕前的你,讀過一點經濟學,那你肯定接觸過一個案例——大蕭條期間,廠商寧愿倒掉牛奶,也不愿意把牛奶拉到市場售賣。
為什么寧愿倒掉牛奶,也不愿意把牛奶拉到市場售賣?
這就涉及到一個“成本”的問題。
生產牛奶,已經投入了一定的成本了。這是固定成本,已經無法改變了。
倒掉牛奶,這是及時止損。損失的,只有生產的固定成本。
把牛奶拉到市場售賣。可受到大蕭條的影響,牛奶賣不出去,還會虧了運輸費、人工費、租店鋪的費用,成本無限度擴大。
這個時候,廠商通過計算成本,直接倒掉牛奶,讓成本損失最小化,及時止損,就是最好的選擇。
而這,恰恰就是“成本計算思維”的核心邏輯。
05
寫到最后
為什么無數韭菜,都抱怨成為房奴、孩奴(三娃)、xx奴?
因為他們缺乏成本計算的思維,只是盲目去選擇,去做事,所以他們的命運,就只能是被收割的韭菜。
買房之前,要想想,收獲跟付出的成本,是不是對等,甚至是覆蓋的。
生娃之前,要想想,收獲跟付出的成本,是不是對等,甚至是覆蓋的。
內卷之前,要想想,收獲跟付出的成本,是不是對等,甚至是覆蓋的。
投資之前,要想想,收獲跟付出的成本,是不是對等,甚至是覆蓋的。
要是不對等,也不覆蓋,那我勸你,不要去做。非要去做,那就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被吃掉,是大概率的事兒。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