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作成為熱愛和本能,他該如何安頓被禁錮的藝術人生?以身體為信,指尖為筆,苦痛化作的宣言怎樣書寫不屈的信念?為失去青春的人們重拾記憶中的種種,由情感與閱歷催動舞步相隨的清影,是熟悉而又未曾活出的萬般自我。歡迎收看本期節目—《何似在人間》。
本期節目嘉賓:馬凌云,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舞蹈系師范專業,模舞品牌創始人,他作為知名舞蹈教師、模特教師、舞蹈編導,擔任南京云模舞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CEO,任南京2019首屆旗袍春晚藝術總監、南京2020旗袍.詩歌春晚藝術總監、中國社會藝術協會京派旗袍培訓導師。
本期節目中,馬凌云分享了自己與藝術的不解之緣,以及如何通過獨創的“模舞”,幫助中老年人重拾舞蹈夢想,用舞步表達人生。
馬凌云出生在一個黃梅戲戲曲世家,然而,他的藝術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據他回憶,盡管家中充滿了藝術的氛圍,但由于父母認為戲曲沒有出路,他從小就被灌輸“藝術是沒有前途的”的觀念。不過,對藝術的熱愛卻在馬凌云心中悄悄萌芽。他從小就在班級中擔任文藝委員,積極參與各種文藝活動,組織演出,瞞著家里人進行創作和表演。然而,自從進入重點班后,繁重的學習任務讓他逐漸與藝術疏遠。
直到高一期末考試時,面對糟糕的成績,馬凌云選擇留下一封書寫著自己心跡——希望走上藝術道路,追求熱愛的藝術——的信箋,但害怕被父母當頭棒喝的他又只能無奈離家出走,獨自前往上海。
在上海的街道上,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也萌生了自主未來的想法。回家之后,他向父母坦露了走藝術道路的意愿,并得到了開明通透的父母的支持。于是,16歲的馬凌云邁出了舞蹈藝術的關鍵一步。
雖然起步晚,但馬凌云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剛開始練舞時,老師嚴厲的批評令他壓力倍增,面臨考試的他,要在短時間解決軟開度這一日積月累的課題,實在是難上加難。然而,他并沒有放棄,在父親作為家庭教師親身監督、嚴格要求的教導下,馬凌云刻苦練功。每當完成一個舞蹈指標,向專業靠攏時,他都仿佛忘記了痛苦,心中只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經過不懈的努力,馬凌云最終考入了南京師范大學的舞蹈教育專業,并憑借自己的舞蹈才華和教學經驗,一步步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舞蹈教師。然而,在老年大學的實踐經歷讓他意識到,對于更廣泛的舞蹈學習人群而言,專業的成品舞顯得格外困難,“怎樣讓他們也在舞蹈中‘美起來’”成為他研究的動力。
開創了一種新的舞蹈形式——“模舞”。
“模舞”結合了簡單的肢體語言、生動的神態、深刻的情感,學員可以快速上手,尋找共鳴。又能通過角色扮演和肢體語言,緬懷往昔的情感,表達人生閱歷。模舞通過對脊椎直立感的要求,首先將儀態之美提升到重要的高度,結合了“骨相美”、“心相美”、“氣相美”于一體的模舞,在舉止之間,盡顯優雅美好。這種舞蹈形式不僅受到了中老年人的喜愛,還成為了他們藝術養老的一種方式。很多學員在練習“模舞”后,變得更加自信、優雅和開朗。
在節目中,馬凌云還與兩位學員一道展示了“模舞”的藝術魅力,他感慨地說:“阿姨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好生活的角色,但是也是會累的。通過‘模舞’,他們可以暫時忘卻煩惱,找回自己年輕時的激情和活力。”
對于未來,馬凌云充滿了期待。他表示將繼續創新“模舞”的舞步和編舞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舞蹈的行列中來。同時,他還在不斷拓寬模舞的教師群體,計劃將“模舞”推向更廣闊的舞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種獨特的舞蹈形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