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來到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黃田鎮里寧村浩浩家庭農場,一塊宣傳板映入眼簾,上面醒目地寫著“無人機飛防、施肥;鮮食甘薯提質增效生產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服務內容。在宣傳板的前面,還建有6個育秧大棚,并停放著數臺犁田機、播種機等新型農機設備。
據農場負責人莫積民介紹,育苗大棚裝有控溫和噴灌系統,育出的秧苗壯實且利于機械化插秧,今年培育的水稻秧苗可滿足1200畝左右的種植需求。
育苗大棚。黃文珍攝
在沙田鎮道石村,技術員把剛從浩浩農場運送的秧苗分別裝上兩臺插秧機。伴隨著機聲隆隆,農機手駕駛著自動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株株的秧苗整齊劃一地“扎根”水田。幾個來回,一塊稻田就插滿了秧苗。
“現在插秧和以前相比完全不同。以前人工插秧,一天最多插1畝;現在使用機械插秧,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插80畝左右。”莫積民介紹,插秧結束后,浩浩農場的農機手還會用植保無人機來進行施肥等田間管理,有效提升春耕生產效率。
插秧機在作業。黃文珍攝
當前,平桂區進入春耕關鍵期,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建設,智能化農業機械運用,以及專業農技人員在耕作、管理和技術上的支持,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據了解,今年平桂區將播種水稻11.275萬畝,水稻種植綜合機械化率達73%。(陶勝平 韓佑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