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委社會工作部成立以來,錨定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目標,以破解城市小區治理“最后一公里”難題為切入點,著力打造社區議事協商品牌,通過居民自治激發治理活力,推動社區精細化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宛城善治新圖景。
黨建引領破題,構建自治“強引擎”。當紅色基因融入基層治理,便迸發出強大的創新動能。漢冶街道老莊社區以黨建為核心樞紐,發揮社區黨委統籌協調、資源整合的“軸心”作用,創新推行“居民提議、共商共治”工作法。通過建立“鄰里議事-鄰里協調-鄰里評議”閉環機制,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形成動態更新的 “訴求清單”,確保民生問題“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黨組織牽頭搭建自治平臺,讓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多元聯動聚能,共繪治理“同心圓”。按照 “一事一議、急事急議”原則,街道應急辦、物業辦、司法所、社區警務室、小區物業與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匯聚“老鄰居議事廳”,構建“問題共商、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的協同機制。從環境衛生整治到矛盾糾紛調解,從基礎設施維護到公共服務提升,通過跨部門協作與居民智慧融合,實現 “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富實效。
閉環管理增效,筑牢民生“服務鏈”。建立“收集-商議-落實-監督”全流程工作機制,將協商事項辦理進度通過公示欄、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實時公開,邀請居民代表對辦理結果及物業服務進行評議監督,形成 “群眾點單、多方接單、社會評單”的良性循環。“社區的事讓居民自己說了算”成為常態,民生訴求響應速度和解決質效顯著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宛城區委社會工作部將聚焦社區治理高頻難點問題,持續深化“親鄰議事” 模式創新,著力將矛盾糾紛“弱信號”轉化為基層治理 “強動能”,以更精細的服務、更高效的協商、更廣泛的參與,書寫新時代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宛城答卷。(圖/張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