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近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為手段操縱哈佛大學的學術決策。這起訴訟標志著美國高等教育界與總統特朗普之間持續斗爭的“重大升級”。過去一周內,作為對哈佛大學拒絕遵守其“非法要求”的回應,聯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動,除最初宣布凍結22億美元資金外,還考慮再凍結10億美元撥款,發起針對哈佛大學運營的多項調查、威脅國際學生的教育、宣布考慮撤銷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等。
目前,美國多個聯邦機構主導的研究經費已被凍結或取消,不少大學實驗室隨之關停,年輕科學家們也就失去了獲得培訓和經驗的關鍵跳板。雖然大多數美國科學家對此早有預料——特朗普政府不會對科研友好,但這樣的“撤資”速度仍令人震驚。如果這種狀況持續,美國將喪失其在21世紀科學、醫療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許多年輕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不得不在“留美”和“繼續從事科學研究”之間作出選擇。
至于原因,自然是特朗普的新政策,在美國國內引發的混亂。為了縮減美國政府的開支,上臺后沒多久,特朗普就宣布大砍科研預算,導致大量科研項目停滯。現在,這么多科學家想要離開,說明他們對特朗普政府已經徹底失望。美國也因為資金問題,陷入了兩難之境,想要縮減開支,就會迎來人才流失。呼聲最高的目的地有兩個,一個是加拿大,一個是歐洲。諷刺的是,這兩個地方,最近都對美國“宣戰”了,揚言要反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馬克龍(資料圖)
比如今年近期美國研究院直接宣布將實驗室資助從30%降到15%,中間資助經費差大大縮減,意味著之后研究所需的經費,科研人員以及相關機構要自主承擔。再加上沒有薪水,大量科研人員就會選擇下崗離開去找其他工作維持生活。因此,在這消息被公布出來后,有幾百人集體抗議。但特朗普可不管這么多,美國就已經走向這個道路,比如,特朗普單獨點名哈佛等7所知名大學,給他們施加壓力。
哈佛大學對上述要求感到震驚,并認為這些要求所涉范圍和強度遠超此前對其他大學提出的整改要求,其意圖并非“達成合作”。校方表示,學校已經并將繼續采取行動打擊校園里的反猶太主義但上述要求涉嫌超越聯邦政府的權力范圍以及侵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學校的權利。上述哈佛大學在讀博士生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絕大多數要求“模棱兩可”,相當于對學校的“全面接管”。讓他更為擔憂的是聯邦政府要求哈佛大學共享國際學生信息。
隨后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正以一種毫不掩飾的方式,向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影響的美國研究人員拋出“橄欖枝”,試圖將他們吸引到法國。“在法國,科研是重中之重,創新是一種文化,科學是一片無垠的天地,”馬克龍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寫道,“選擇法國,選擇歐洲!”就在發帖的數小時前,馬克龍會見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三方就俄烏沖突、中東局勢和貿易問題進行了討論。
馬克龍此番并非紙上談兵。法國政府同步上線名為“為科學而選擇法國”的專屬平臺,旨在為國際科研人員提供從落戶、資源、資助到合作網絡的全套支持。而其背后,是一整套戰略性的政策組合:簡化簽證流程、擴展研究崗位、加大科研投入。不僅如此,法國教育部長、投資部長與研究部長三方聯手發布公告,正式宣告法國將主動承擔起吸納國際科研人才的責任。這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精準打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