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4 月 22 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安徽蚌埠張公山動物園竟用四只染色狗來扮演大熊貓和小熊貓。從網友發布的現場圖片和視頻中清晰可見,兩只博美犬被染成了小熊貓棕橙色的模樣,而兩只松獅犬則搖身一變,成了黑白配色的 “大熊貓”。
值得一提的是,動物圍欄處掛著博美犬和松獅犬原本的科普介紹牌,旁邊還別具 “創意” 地掛著寫有 “我是熊貓,騙你我是狗” 的標語,底下還有一行小字 “熊貓可能是假的,但快樂是真的” 。
對此,有網友強烈譴責這種行為,認為給小狗染色本身就可能對動物健康造成損害,是一種變相的虐待動物行為。畢竟,寵物狗的皮膚相較于人類更為敏感,染色劑中的化學成分很可能引發過敏等不良反應。
也有網友質疑動物園此舉屬于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有網友尖銳地指出,“在直播間打著小熊貓的名義做宣傳,實際卻是染色狗,這不是明擺著糊弄游客嗎?”
還有網友吐槽,“沒動物就別開動物園了,居然用小狗來濫竽充數,太不專業了” 。但也有少數網友覺得,既然動物園設置了標牌提示這并非真的熊貓,就不算故意欺瞞,只是一種增加趣味性的創意。?
面對網友的質疑和舉報,4 月 23 日,張公山動物園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些狗狗是從寵物店購買的,買的時候就已經染好色了,使用的是植物染色膏,不存在虐待動物的情況。由于近期被大量游客投訴,目前園內這 4 只染色狗已經被退回寵物店。
工作人員還解釋,園方設置指示牌介紹這是 “熊貓狗”,本意是想增加與小朋友的互動,增添園區的趣味性,只是一種調侃和好玩的方式,并且該動物園內原本就沒有也不打算引進真正的大熊貓和小熊貓 。?
事實上,這并非首例動物園用染色動物吸引游客的事件。此前,江蘇泰州動物園也曾推出染色的松獅犬扮演 “熊貓犬”,引發熱議。當時園方稱是借鑒網絡創意,為提升動物園趣味性和客流量。但此類做法同樣遭到眾多網友質疑,被指涉嫌虐待動物、虛假宣傳 。?
在如今這個信息傳播迅速的時代,動物園想要吸引游客無可厚非,但必須堅守道德與法律底線,尊重動物權益,維護消費者權益。蚌埠張公山動物園用染色狗扮演熊貓這一事件,為各地動物園敲響了警鐘。
當動物園從科普殿堂轉向網紅樂園,如何在生存壓力與倫理底線間找到平衡?答案或許藏在那句被撤下的標語里——“快樂是真的”,但真實的代價,不應由動物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