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后,中國打了場外援戰,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場戰爭,覺得中國參與其中絕對是不自量力,就連林彪都反對。因為他覺得中國才剛剛結束戰爭,國內百廢待興,而且對手還是世界強大的美國,我國可是各個方面都不如美國,加入戰爭絕對不是正確的選擇,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因此,對于這場戰爭基本上沒有人會覺得中國可以贏,然而毛主席卻力排眾議決定派出志愿軍支援朝鮮,在志愿軍齊心協力下,終于將美軍打敗。而這場戰爭對中國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三個方面,直接讓其他國家震驚不已。
首先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了,在鴉片戰爭開始后,中國就遭到了不少列強入侵,這些國家來到中國可是做了不少的惡事,甚至還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罪孽,我國的古董真慘還有領土都被這些列強給搶走了。在中國人民經過十幾年的斗爭贏得最后勝利,還建立了新中國,這個時候的中國還處于新生的狀態,在國際上也沒有多少地位,依舊是被西方國家看做是落后與懦弱的國家。不過在中國贏得抗美援朝的勝利之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有著很大的轉變。
他們不敢相信曾經被他們欺辱的國家竟然能夠打贏美軍,讓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這樣懦弱的國家竟然能夠爆發這樣的作戰能力,要知道在戰爭開始之前,這些國家可都不覺得中國能夠改變整個戰局,甚至還覺得中國就是被美國打敗,參加該戰爭就是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的表現。然而中國卻做到了,中國向世界宣布西方列強欺辱的時代過去了,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提升了不少,也有不少的話語權。
再就是部隊的發展速度提升了,抗美援朝開始之前,中國軍隊雖然有過十幾年的作戰經驗,可是部隊卻沒有得到發展,一切還都是探索的階段。1950年8月周總理就強調了,各個軍隊都應該對戰爭有著深刻的思考,并且還擬訂了三年部隊建設的計劃,各個兵種發展計劃也都進行量身定做,有擴張也有整編,而海軍也進行了三年的籌劃計劃。
1952年在根據我軍的情況進行了精簡整編,同時也有新發展計劃,并且在這之后海陸空也都開始按照計劃發展,與此同時蘇聯方面也給予我國提供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如此我軍的作戰能力增加,同時也研究出不少戰略戰術。在這場戰爭中,我國的各個兵種還有部隊都被送到了戰場,他們都積累了不少的戰場經驗,同時也讓我軍實現現代化的速度更快一些。
最后就是這場戰爭為中國贏得比較長的外部和平發展環境,戰爭開始之前,我國的主要精力都在東南沿海,想要解決臺灣問題,而東北地區也沒有設置防線,并且我國的工業區都在東北,我國的首都也有著很大的威脅與風險,這也代表我國的領土安全時刻受威脅。
可是在抗美援朝勝利之后,朝鮮半島還在朝鮮與韓國的掌控中,那么西方國家想要對我國的領土進行威脅都是不可能的了。當然,這場戰爭卻也讓世界看到中國軍人的實力,那么強大的美國竟然還能夠被我國打敗,這就說明了中國不是列強輕易招惹的對象了,中國自然也就可以安心發展了。
不管怎么抗美援朝戰爭對于中國的影響比較大,而且還是多方面的,這也就可以看出,毛主席真的是高瞻遠矚。假如毛主席沒有做出支援朝鮮作戰的決定,那么中國也就沒有如今的局面,還可能繼續成為西方國家爭奪的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