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是中國獼猴桃產業的“核心引擎”,尤其以陜西和甘肅為核心產區,其種植面積、產量及品質對全國獼猴桃市場具有決定性影響。
根據各省農業農村廳和網絡數據顯示,2022年陜西全省獼猴桃種植面積達99.91萬畝,產量138.85萬噸,穩居全國首位;其中眉縣、周至縣等縣域憑借“中國獼猴桃之鄉”稱號,成為全國最大的紅心、綠心獼猴桃生產基地,占全國高附加值品種的主導地位。
然而,西北獼猴桃市場仍面臨諸多挑戰,由于受到進口獼猴桃沖擊,國內獼猴桃銷量弊端逐漸暴露,導致西北獼猴桃陷入“高產不優銷、低價難溢價”的困境。
一:市場低迷原因分析
1、品牌影響力不足:缺乏全國性強勢品牌,如眉縣、周至區域品牌知名度雖高,但國際競爭力弱,出口量僅為1萬噸左右,遠低于進口量,高端市場被新西蘭、意大利占據。
2、冷鏈物流短板:倉儲保鮮設施不足,運輸標準低,導致損耗率高達20%-30%,難以滿足長距離運輸與反季節銷售需求,錯失市場機遇。
3、電商人才匱乏:線上銷售渠道開發滯后,缺乏專業電商運營團隊,難以通過直播、社區團購等新興模式觸達年輕消費群體。
因此,銷量在獼猴桃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想提高銷量需從以下三點進行改進:
二:改進措施及建議
1、強化品牌影響力與國際化布局:以“陜西獼猴桃”“周至獼猴桃”“眉縣獼猴桃”為核心,整合產區資源,統一品牌標識與質量標準,形成全國性品牌矩陣,同時建立地理標志認證體系,強化消費者認知。通過加強與東南亞、歐洲市場的合作,推動出口認證從而提高銷量。
2、完善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在產區建設預冷分選中心,配備智能分選線,同時聯合如順豐、京東物流企業,開通“產地直發”專線,縮短運輸時間至48小時內,確保果實新鮮完整。
3、電商與數字化營銷提升:利用抖音、快手等平臺打造“網紅獼猴桃”IP,創作爆款視頻,發展“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手段擴寬銷售渠道;同時可以建設西北獼猴桃交易所,對接全國批發市場與拼多多、盒馬鮮生等電商平臺。
三:西北農資第一展
西北獼猴桃產業潛力巨大,但需從品牌、物流、數字化三方面突破。只有打通品牌營銷力,高效運輸才能讓“黃金水果”真正成為西北農業的“致富果”。
2025年,鳳凰農資節·西北站震撼來臨,一場聚焦獼猴桃銷量發展的交流活動即將拉開帷幕,邀請行業領袖、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帶來企業增長秘訣,共同探討品牌升級、標準化種植、冷鏈物流優化及市場拓展策略。論壇將直面行業困境,剖析消費者認知偏差,分享國際品牌打造經驗并提供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