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游仙境》里有句話:你只有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在地產沖規模時代,這句話常常被用來形容房企。
現在行業不再以規模論英雄,但房企依然不敢停下奔跑的腳步。
因為,過去跑得慢是掉隊,現在跑得慢可能就直接出局了。
要說當前房企的產品焦慮,恐怕不亞于當年的規模焦慮。
這兩年,住宅產品卷瘋了,幾乎每家房企都在拼命的給產品做創新,找賣點。
從戶型到功能到精裝細節全都在迭代,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一些新的設計出現。
產品更新迭代可不是“無腦沖”,如果方向不對,努力再多都可能白費。
明源君觀察認為,對普通項目(指非豪宅項目)來說,當前有個趨勢很明顯,那就是實用至上,更具體點來說,就是不為概念而犧牲功能,不為形式而降低品質。
在一個自住需求占絕對主流的市場里,比拼實用性或是項目致勝關鍵法寶。
做高得房率
擴大實用面積
得房率提高,是這兩年住宅市場最明顯的一個變化。高得房率對購房者來說,意味著同樣的錢能買到更大的戶內面積,得到更多的實惠。
隨著各地住宅計容規則調整,房企也有了更多做高得房率的機會。
比如下圖就來自去年底廣州的一個新項目,主力戶型為88㎡至117㎡,得房率最高達到130%左右。VR沉浸式看房,打動客戶加速成交,點擊了解
其中,88㎡三房兩衛兩廳,擁有LDK一體化布局的豎廳,甚至還可以在客廳隔多一個房間出來,改造成3+1房,做出了傳統100㎡戶型才有的效果。
105㎡的戶型的戶內面積相當于市面上常規的115㎡,其中,景觀陽臺的開間就達到5.2米寬,還實現了四開間朝南,戶內采光通風效果拉滿。
可以看出,戶型充分利用政策條件,將花池、飄窗、陽臺等不計容面積做滿,并通過空間布局優化,使得戶內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
當然,得房率高,不等于實用面積大,因為贈送的空間不一定是實用、好用的。
現在的客戶也精得很。大部分的客戶都是置換群體,買房的經驗不止一次,房子好不好,客戶大致都是能判斷的。這就逼得,開發商不僅要拼得房率,還要拼實用性。
空間結構分布
講究均好性
實用好用,首先體現為空間結構上,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住在舒適。
新一代的住宅在空間布局上,更加強調均好性。
上一代的商品房往往為了放大客廳及主臥,犧牲了其他空間的尺度。因為,大客廳更容易讓客戶在踏進樣板房那一刻多巴胺直線飆升。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空間結構懸殊很影響使用體驗。VR沉浸式看房,打動客戶加速成交,點擊了解
比如說,很多戶型次臥只夠放一張床,連常規的衣柜都放不下,更別說學習桌或梳妝臺了。
下面這個戶型,建面是98平,北向次臥的開間只有2.65米,放下1.5米床后沒法正常通行,基本只能做榻榻米。但從孩子的成長周期來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榻榻米慢慢就不夠用了,最終還是免不了換房。這樣的房型無法適應家庭全周期需求。
而且,隨著孩子長大,客戶還會發現,雖然有單獨的房間,但里面連學習桌都沒,孩子還是缺乏獨立學習空間。
再如,衛浴空間過小。比如明源君所在的城市,就有很多建面100㎡左右的房子,衛浴間只有3㎡左右,有的還是長條形結構。對有孩家庭來說,衛浴間過小,轉身都費勁,更別說還要幫小孩洗浴了。
好在,這些問題在新一代住宅里面逐步被規避了。
最新住宅規范里面,對戶內空間定了底線指標,其中,要求臥室的使用面積應≥5㎡,兼起居室的臥室使用面積應≥9㎡,廚房使用面積≥3.5㎡,衛生間使用面積≥2.5㎡,從尺度上保證空間的基本舒適性。
事實上,這兩年不少住宅項目,已體現出了明顯的“平權”思想。
以前“空間平權”這個詞常常出現在豪宅項目中,而現在即便中小戶型也呈現這一趨勢。大家紛紛摒棄“主臥豪宅化,次臥鴿子籠”的做法。
比如下面這個143㎡的四室兩廳兩衛戶型。
一般來說,3米開間足以保障基本的使用體驗。而這個戶型進一步將次臥的開間做提升,達到約3.2m,通行更便利。
充分考慮使用場景
提高空間利用率
高贈送被默許,讓每個空間有了更多拓展的可能性。
戶內贈送面積,通常來自飄窗、花池、陽臺、露臺等、空調位等。
我們討論四代住宅的時候,常常有一些讀者留言說,贈送的面積,特別是飄窗就是個雞肋,沒啥用。
這是因為,過去很多項目做不計容面積的時候,只是當做一個額外贈送的“福利”來做,并沒花心思考慮怎么讓這個空間產生更實用。
比如說,以前的項目對飄窗高度的設計比較“隨意”,并沒有過多考慮交付后的使用場景,因而很多飄窗最后只剩下一個功能:臨時堆放雜物。
而這兩年隨著計容規則調整,飄窗高頻現身各大項目,很多項目甚至做了全屋飄窗。
但是,飄窗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舉個例子,一些中小戶型在臥室做270°轉角飄窗,雖然提升了采光和景觀效果,卻犧牲了收納空間,主臥連個衣柜都放不下。把衣柜放在飄窗上吧,不僅取用不方便,還壓縮了衣柜高度。這樣的設計無疑是舍本逐末了。
相反的,一些項目從一開始就考慮到拓展空間的實用性。
比如飄窗從一開始設計就考慮到交付后如何通過“創意”裝修,融入室內使用場景。
像下面這個戶型,通過抬高飄窗,可以把洗碗池嵌入其中,不僅延長了操作臺面,也為廚房省出了一大截空間。
再如,次臥飄窗設計設計成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高度,交付后能結合榻榻米設計,做床“架“在飄窗上面。有的則是在飄窗上面“塞進”收納柜。
這樣一來相當于擴大了臥室的使用面積。
用心的房企,還在制造更多驚喜。比如餐廳飄窗打造餐邊柜,收納日用電器和餐具等物品,滿足餐廳的日常收納。將衛浴間飄窗設計成與常規浴缸大致相同的高度,伸手就能取用沐浴物品,也非常實用。
全屋收納體系
更加全面細致
對于這兩年的新房項目,收納的變化給明源君的印象最為深刻:
第一,收納大幅擴容,全屋收納能力拉滿。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地產項目需要充分挖掘差異化賣點,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
收納便是一個發力點。
現在的收納做到多卷呢?除了常規玄關柜、櫥柜、衛浴柜之外,還有餐邊柜、衛浴柜、衣柜、飄窗柜甚至家政柜,一些項目還把玄關柜、櫥柜、餐邊柜全部免費贈送。
再如陽臺,新規之后,陽臺不計容面積大幅提升,有了更大空間,房企開始考慮如何讓空間發揮更多價值。比如越來越多項目在陽臺規劃收納空間,預留洗衣機、烘干機空間,還做不同大小尺寸的儲物柜。
第二,引入800庫。
800庫是指進深800mm、寬度1.2米以上的多功能獨立倉儲空間,適用于常見童車,如嬰兒車、平衡車等的收納,一般設置在玄關位置。這個收納空間的引入,主要針對有孩家庭各類車子的收納難題。
800庫可以分割成多個不同功能的收納空間,下層用來收納童車行李箱甚至輪椅等;中層用來收納過季鞋子;有的還增加了用來收納外套帽子的小衣柜。
來源:公眾號“五感納得”
800庫的引入,是對玄關收納的一次升級。較之以往的收納柜,800庫收納品類更豐富,滿足了更多家居用品的收納需求。
第三,充分挖掘犄角旮旯位置的收納功能。
比如有的項目在餐廳墻體一側做抽出式的零食薄柜,滿足年輕人買零食的愿望。
微型家政間的洗手盆做懸空處理,底下預留充電口和上下水,用來給掃地機充電和接水;
浴室柜做一層翻板收納區,用來放置洗臉巾、卸妝棉等物品,方便隨手取用,作為鏡柜收納的補充,避免每次取用都要打開鏡柜。
某房企就告訴明源君,他們在調研中發現,對剛需及普通改善家庭來說,收納問題是最大的痛點。很多的老房子因為收納不足,不得不買各種各樣的柜子,否則家里就會堆成雜物間。收納對于提升居住體驗非常重要。
這也是為什么,當前很多項目都在收納體系上下功夫,力求把收納空間做得更大,收納功能做得更細,從而讓收納系統更能裝,更好用。
精裝對大牌“祛魅”
國產平替開始興起
過去地產項目都喜歡標榜精裝用了某某國際大牌。或者說,購房者有“大牌”情結,房企也就投其所好。
事實上,行業人都知道,此大牌為彼大牌。精裝房所謂的大牌,往往是廠家定制的工裝款,跟市面上零售的產品不是一個樣。由于品牌溢價高,工裝款往往不得不進行功能“閹割”,后續使用出現問題售后也很麻煩。
而這兩年,從購房者到房企,似乎都開始對大牌裝修材料及部品部件“祛魅”。某房企在客戶調研中就發現,所謂的國際品牌,對普通改善型客戶來說并非“敏感點”,經過這么多年的市場教育,改善客戶對于低配版的大牌已經“不感冒”了。自住需求主導的改善客群,更看重的是實用而非面子。
于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住宅項目出現國產平替。
某房企就表示,按照公司的成本適配標準,某產品線過去只能用進口品牌的普通馬桶;而換成國產品牌后,同樣的成本可以買到智能馬桶;進口花灑換成國產品牌之后,可以用多功能的智能淋浴套裝。
也就是說,同樣的成本,功能更加豐富。而且大眾款售后服務也更便利。
諸如此類的變化,無一不在說明,住宅市場正在走向“實用主義“,房企的產品創新,也要跟隨趨勢才行。
點擊下圖,了解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