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加快了生產速度,部分裝備的產量大幅增加,但俄羅斯軍方的反饋仍然是“武器不夠用、需要繼續加快研制與生產”。在莫斯科舉行的俄軍工委會議上,普京總統表示:軍隊需要盡快實現現代化。
“防務、安全”支出占比已高達41%
俄羅斯聯邦政府的2025年財政收入預計為40.296萬億盧布,財政支出的規劃是41.469萬億盧布,赤字1.173萬億盧布。這接近41.5萬億盧布的支出中,13.5萬億盧布為國防開支預算,占比32.55%。
除國防外,俄羅斯還計劃在“國家安全和執法”領域支出3.5萬億盧布,與國防開支相加后,累積為17萬億盧布,占聯邦預算總支出的比例高達41%——與蘇聯后期(阿富汗戰爭期間)的軍費開支水平相當。
俄媒報道稱,俄烏沖突以來,俄軍已收到了4000多件裝甲裝備,180架戰斗機和直升機,超過150萬架的各類型無人機。但軍方告訴普京“還是感覺不夠用,得加快生產”,他在會議上說:
我和在座的很多人都很清楚,武器還不夠、還不夠。需要研制、生產、裝備更多的導彈、裝甲車、坦克、火炮、無人機、直升機、戰斗機、偵察和電子戰系統……
烏克蘭戰爭已持續近三年半時間,西方國家給澤連斯基支援了大量武器彈藥。而俄羅斯主要是自力更生,投入巨資加強國防生產活動——武器制造商日夜工作,以確保在俄烏戰場上獲得裝備和彈藥優勢。
去年3月,普京總統曾說“2024年的俄羅斯國防和安全開支將達到GDP的8.7%”。今年的講話似乎表明俄羅斯有意進一步增加防務與安全投入,擴大武器生產的規模,這很可能意味著:
至少在俄羅斯高層領導看來,俄烏之戰在2025年難以平息。雖然特朗普多次表示“不愿再支援烏克蘭”了,要推動和平,但德國、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卻希望澤連斯基繼續堅持,愿意援助更多的裝備。
當前的戰場,俄羅斯軍隊雖占據較大優勢,但烏軍仍在不停的反擊,時不時的還利用無人機或導彈深入俄羅斯境內。這就要求俄羅斯需要為軍隊投入更多資源,即使在某個時間段徹底戰勝澤連斯基或者是實現停火,但也需要加大投入,以防萬一。
海軍將是重點建設的軍種
本月初,克里姆林宮宣布“將在未來10年內撥款84000億盧布”用于海軍建設,包括潛艇、無人潛航器、新型水面艦艇、海上機器人、海軍航空兵、炮兵與岸防導彈部隊以及輔助的船舶與工具等。
普京說:自2020年以來,俄羅斯已建造了49艘新型海軍艦艇。俄羅斯海軍還于2020至2024年期間接收了4艘“北風之神-A”級彈道導彈核潛艇,4艘“亞森-M”級攻擊核潛艇,并順利服役。
“北風之神-A”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每艘可以攜帶16枚“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超過8000公里。“亞森-M”級攻擊核潛艇,該級艦載著射程約2500公里的"卡利布爾"巡航導彈及超聲速反艦導彈。
普京在視察“阿爾漢格爾斯克”號核潛艇時表示,俄羅斯海軍直屬核力量的現代化武器比例目前達到100%,未來必須維持這個數字,并將持續擴建和升級海軍艦隊,建造性能更加優越的潛艇和新型水面艦艇。
這位克里姆林宮的老板還強調,西方國家多年來對俄羅斯實施的一系列制裁對該國造船業已造成了重大影響,未來的壓力會繼續存在,但海軍是國防建設與發展的重點,這一軍種的現代化應該被列為頭等大事。
總之,俄羅斯國防戰略以“高強度投入+軍事現代化”為核心,旨在應對短期沖突與長期地緣競爭。當前的這場消耗戰不僅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和國防科技發展提出了武器裝備的數量要求。
還要求俄軍結合實戰經驗改進、研發符合戰爭實際情況的新型武器裝備,也就是貼近實戰的質量要求——完成武裝力量的現代化建設,為提高武裝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確保應對新威脅和新挑戰。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