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不保證休息!”本來以為這話是段子,誰知道現實比這還離譜。
最近佛山一公司的招聘聊天記錄走紅網絡,看得人血壓飆升。
一個求職者隨手問了句公司是單休還是雙休,沒成想對面的總監直接破防,怒罵對方“幾斤幾兩”、“下等人沒資格雙休”。
在發現事情鬧大之后,這位總監非但沒有道歉,反而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控訴網友網暴不說,還將招聘信息和聊天記錄反手刪了個一干二凈。
一個簡單問題卻要招來人格羞辱,如今的打工人連問休息日權利都不配有了嗎?
一場招聘引發的“階級戰爭”
4月某天,一位求職者在招聘平臺上聯系佛山某商貿公司,禮貌地問了句:“請問是單休還是雙休?”
結果對面的品牌總監王某明像是被踩了尾巴,直接開噴:“你幾斤幾兩?有工作就不錯了,還要求雙休?”
求職者不卑不亢,回了一句雙休是國家規定,誰知王某明更來勁了:“國家規定不是給你這種人的!”“下等人,沒資格!”字里行間那股高高在上的勁兒,活像在給求職者貼“賤民”標簽。
這家商貿公司剛成立半年,做的不過是日用百貨、皮革制品批發,薪資也不過是珠三角的平均水平。
網友扒出他們的招聘頁面,發現要求里赫然寫著“抗壓能力強(能接受加班)”,工資卻遠沒到讓人閉嘴的地步。
可這位王總監罵人的架勢,搞得好像公司發的是金飯碗,求職者問雙休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事件一曝光,聊天截圖像病毒一樣傳遍網絡。
網友炸了鍋,紛紛吐槽:“這HR是把自己當慈禧太后了?”“雙休是法律規定,咋就成了恩賜?”
更諷刺的是,公司發現輿論失控后,連夜發了封道歉信,信里王某明一口咬定是求職者先罵他“沒錢學什么開公司”“滾出去”,才讓他“情緒失控”。
可網友翻遍截圖,壓根沒找到求職者有什么出格的話。
更氣人的是,道歉信剛發沒多久,招聘信息和道歉信就雙雙“人間蒸發”,這操作哪是認錯,簡直是急著銷毀“犯罪證據”。
網友調侃:“刪得比我刪聊天記錄還快,可惜熱搜跑不了!”
打工人的尊嚴,成了“奢侈品”
這事之所以能火出圈,不只是因為王某明的嘴臭,更因為它戳中了無數打工人的痛點。
你以為只有這位求職者被羞辱?錯!微博話題下,網友的留言看得人心酸。
有人說:“我面試問五險一金,HR冷笑說我格局小。”還有人吐槽:“問雙休,面試官直接說‘我們這不適合玻璃心’。”
更離譜的是,有位女員工休產假被暗示“主動離職”,十年工齡的老員工離職時連句“謝謝”都沒撈著。
這些故事拼在一起,活脫脫是一部“打工人血淚史”。
智聯招聘的數據著實令人感到無奈與唏噓,在 2024 年一些地區近四成的中小企業依舊實行單休制。
雙休明明是《勞動法》寫得清清楚楚的權益,可在現實里卻成了“薛定諤的休息日”——你敢不敢問,決定了你能不能享受。
更有公司把996包裝成“奮斗者福報”,把單休美化成“鍛煉抗壓能力”,搞得好像打工人不加班就是不思進取。
這還不算完,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就把“接受加班”當隱形門檻,面試時稍問幾句福利待遇,HR的臉色就跟欠了他們八百萬似的。
在他們眼里求職者不是人,是“耗材”,王某明那句“下等人”,不過是把這種職場潛規則赤裸裸喊了出來:你敢談條件?不好意思,你不配!
誰在給“下等人”幻覺撐腰?
王某明的嘴臭只是表象,真正可怕的是某些企業骨子里的“貴族式傲慢”。
他們不把員工當人看,而是當成隨時可替換的零件。
雙休、五險一金這些法定權益,在他們眼里不是義務,而是“施舍”。
更讓人血壓飆升的是,他們所惱怒的并非是你提出了雙休的合理訴求,而是你竟認為自己有資格享有雙休這樣本應正常的待遇!
這種心態,簡直是把職場當成了“階級認證儀式”:你敢談條件?不好意思,先證明你不是“下等人”。
2023年全國有超過六成的崗位要么單休,要么“大小周”,變相加班被包裝得冠冕堂皇。
少數企業甚至明目張膽寫“接受996”,求職者敢說半個“不”字,立馬被扣上“不努力”的帽子。
要破局,光靠網友罵、平臺刪帖可不行。
一些企業得改改那股“土皇帝”勁兒,把員工當人看,雙休不是恩賜,而是法律底線。
信息來源:
極目新聞《要求雙休就是“下等人”,真把打工人當牛馬了?》
紅網《一求職者不接受單休被罵“下等人”,多方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