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發現----
全球化可以在全球組織生產,尋求最便宜的勞動力和供應商;但這玩意有利于跨國資本,而不是給本國提供就業機會,培育本國的產業鏈。
所以,全球化經濟模式導致了美國兩個不利后果:
1,讓資本賺取了豐厚利潤,但底層老百姓沒從中得到對等的好處。
加上前面說的稅收問題,所以美國富的是資本家,不是政府和老百姓。
2,產業轉移。
美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先后轉移到日本、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省,新加坡,中國香港),然后從1980年代開始又轉向中國大陸。
中國接受產業鏈轉移、特別是加入WTO后,美國人一開始是歡迎的----
除了獲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外,還給美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
不過接下來的劇情就超出美國的預期了。
通過不斷積累,不斷升級,勤勞的中國人實現了全產業制、攀升到先進科技-----
襯衫做著做著就開始造大飛機了...
這意味著什么呢?
- 中國不再需要美國授權,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和產權;
- 美國人再進口的就是中國產品,要掏自己腰包了。
所以美國印的錢花出去后,注定很大一部分不會回來,被中國賺走了;
于是聯邦政府的負債越來越高,老百姓的收入卻越來越低,美國人(尤其是紅脖子們)不干了!
還沒完。
都知道美國靠在各地制造沖突和美元潮汐來吸血全球,但在1998年后這種方式不大靈了。
一方面,中國就是一個不論用什么手段也降服不了的“怪物”,更沒什么手段能打斷它的崛起。
中國在“金字塔”中橫跨了好幾級,全產業制造優勢和技術進步,在面對美國金融攻擊時有極強的韌性和回旋余地。
1997年東亞金融風暴時,出手保住了香港;08年通過刺激基建度過了次貸危機;在15年股災時又保住了絕大多數的積累。
你拿中國沒任何辦法。
另一方面,美國人發現,賺不到中國錢的同時,還被“黑吃黑”!
怎么回事呢?
下面是英國某教授的觀點,站在美國人的視角,很有代表性:
中國的“恐怖”之處在于,它的崛起不僅是頂替蘇聯的位置那么簡單,而是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中國不但讓美國無法收割自己,還讓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收割效果大打折扣。
具體表現是:
美國在某地制造“危機”后,中國在保證自己不被收割的同時,利用持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和美國人一塊低價收購當地的優質資產,甚至比美國收割的還多。
這就等于,美國一番折騰后給別人做了嫁衣,回到手里的只有美元而非財富,通脹問題更嚴重了。
2008年后更明顯。
原來,中國在這年后搞大量的貨幣互換協議與一帶一路計劃,以及主導開設了許多國際融資通道。
舉個例子。
之前中國在非洲都是用美元投資,后來改了玩法。
中國在與第三世界國家交易時,用工業制品、投資基礎設施(折算成美元),換取對方的優質資產(也用美元折算)。
發現貓膩了沒有?
雙方都聲稱用了美元,但實際上一分也沒用。
因為這個大國的存在,美國已經很難通過原先的資本炒作方式收割全球了。
以上就是美國人的視角看待中國。
是不是覺得有點道理?
真信你就上當了。
這套理論本質,就是按你制定的規則辦事,結果你玩不起了,然后就說是我的錯?
或者換個說法,強盜發現自己搶劫沒以前爽了,就賴別人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嘛!
這樣看,美國二戰后建立的貿易規則全是缺點了。
自己背負高額債務印出的美元,都被別人賺去了,接下來還要繼續還債,以債養債...
于是以特朗普和他的MAGA派,開啟了逆全球化的同時,把重點火力對準了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