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迪慶持續深化校園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督促指導全州各校加大硬件設施、軟件管理、后廚環境的建設與投入力度,校園食品安全水平總體穩中向好。今年以來,迪慶突出問題導向,全面調研了解校園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對各類公辦學校食材供應進行全面改革,持續打造讓學校省心、社會安心、家長放心、學生開心的“四心”食堂。
構建食材集采集配平臺 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想讓學生們吃上“放心餐”,好食材是前提。2024年秋季學期,香格里拉市積極探索創新,以深化校園食材供應鏈改革為著力點,通過公開招投標將全市公辦學校食材配送服務外包,引進專業企業建立4600平方米的香格里拉食材供應鏈配送中心,全面打造“體系標準化、過程陽光化、監督多元化”的學校食材集中配送新業態,率先在全州實現學校食材配送單位規范化建設,為保障全市師生的食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進香格里拉食材供應鏈配送中心,寬敞明亮的廠房,對凈菜食材規范清洗、切分、包裝的20余臺專業設備在不同操作間里擺放整齊,穿著標準工作服,戴著口罩、帽子、手套的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不停忙碌。1300平方米冷藏保鮮庫滿足了不同食材入庫后的分類儲藏需求。此外,配送中心還設有專業的食品檢測室,常態化開展多項檢測工作,并接受不定期的抽樣檢測,確保食材符合標準。
香格里拉食材供應鏈配送中心負責人鄧文忠介紹:“配送中心配置有107個高清攝像頭,實現加工、生產環節的360°無死角監控覆蓋。同時,嚴守采購入庫、檢驗檢疫、儲存、加工、出庫、運輸、學校驗收七道關,確保每一個環節均符合最高食品安全標準。在質量檢測方面,實施多重質檢程序,包括入場質檢、入庫抽檢、半成品質檢、成品質檢、物流運輸過程質檢五道質檢,形成‘七道關鍵質量把控+五道精細質檢’機制,構筑起食品安全的‘金鐘罩’。”
據悉,配送中心每天都會對配送的食材進行雙留樣,并認真做好溯源檔案,從而實現了對食材供應全過程的有效監管,極大地優化了校園食材供應鏈。在配送環節上,配送中心始終堅持規范高效的原則,配備了14輛冷鏈控溫運輸車。這些車輛設施完善,且定期進行清潔,運輸過程中能夠全程監控車輛的制冷情況、溫度以及密封性能。在配送過程中,票據和各類食材每日檢驗單據會隨車一同送達。配送期間,學校和配送中心對車廂進行雙鎖管理,學校方面嚴格進行驗收工作,部分城區學校還實行了家校聯合驗收制度,以確保食材的品質和安全。
與此同時,配送中心積極開發了“金時薈”微信下單小程序,建立了豐富的食材品類目錄庫。學校食堂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輕松下單,這種透明化的訂購方式有力地保障了餐飲的健康與安全。市教體局每月組織各校食堂、家長代表以及配送中心工作人員一同到市場開展食材的市場詢價工作,共同確定食材價格,并定期公布相關信息,以保障價格的合理性,讓師生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餐飲服務。
互聯網+明廚亮灶 讓校園食品更陽光
走進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學教育集團建塘校區食堂,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環境。地面干凈無油漬,墻面瓷磚光潔如新,各類廚具、餐具擺放得井井有條。食堂工作人員身著統一的工作服,正按照食品加工操作規范準備食材,她們熟練地清洗、切割、烹飪,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學教育集團建塘校區食堂工作人員介紹:“工作人員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穿戴整潔,必須做到服裝干凈、不佩戴首飾、不留長指甲。在食材送到后,我們要和學生家長、學校食堂負責人一起嚴格對每日送達的食材再次進行驗收,確保食材新鮮衛生。”
香格里拉市建塘小學教育集團總務處負責人王松合說:“在食堂烹飪過程中,我們要求確保食材煮熟煮透,每天必須留樣,留樣量不少于150克,留樣時間不少于48小時,烹飪結束后,要及時清理灶臺,消毒干凈。”
在飯菜烹飪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根據孩子們的口味和營養需求,精心搭配食材,杜絕味精、雞精等調料的使用,為孩子們提供美味又健康的飯菜。同時,孩子們用餐的保溫桶經過多道工序清洗消毒,再按班級分開歸置。
在香格里拉市第三中學,餐廳后勤辦公室的電子監控顯示屏上,餐廳的儲藏室、備餐間、后廚操作情況盡收眼底。“這是我們學校的明廚亮灶工程,廚房里的每一個操作流程都會在監控畫面中顯示,我們可以通過辦公室的電腦隨時查看,一旦發現有不合規的操作立即處理。”香格里拉市第三中學副校長屈子良說。
迪慶州教體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州積極推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工作。各學校在學校食堂庫房、操作間等關鍵環節安裝攝像頭,打造“明亮廚房”,關鍵環節實時監控,可以實時播放各餐飲單位的后廚視頻圖像,平臺實現畫面可存儲、問題可核實、信息可追溯。
嚴格落實陪餐制度 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校園食品安全是關系到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迪慶高度重視,自上而下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高度重視,常抓不懈。近年來,全州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加大了對學校食堂的監管力度,有效提高了學校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和管理水平。家長陪餐制度的建立讓家長全面了解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情況,加強了家長對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督。香格里拉食材供應鏈配送中心的建立,也從源頭把控了食品原料的質量安全,為學校食堂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食品原料。
中午時分,香格里拉市第三中學的食堂飄來陣陣飯菜的香味,同學們排起長隊到窗口打飯。就餐結束后,每日陪餐家長認真記錄當天的菜譜、對菜品質量以及衛生狀況的評價。“進入校園,便被那整潔有序的環境所吸引。餐廳干凈衛生,飯菜新鮮可口。同學們自覺排隊,安靜用餐,秩序井然,處處彰顯著學校管理的精細與規范”。香格里拉第三中學學生張俊楊家長在參加完家長體驗日與學生同吃同住24小時后,寫下了在校的體驗感悟。
香格里拉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烹飪、一鍋出”,老師和學生完全一樣,是實行陪餐制的核心。除了要求學校堅決落實陪餐制,該局還派出工作人員,不打招呼、直奔學校,突擊檢查學校食堂,重點檢查后廚環境衛生是否每日清潔、工作人員操作是否合規、原材料是否新鮮、食材采購來源是否清晰,并與學生們一同吃飯,深入傾聽學生的心聲。
每個學校都設有專門的食品儲存間,根據不同食材的特性進行分類存放。干貨、調味品等放置在干燥通風的貨架上,離墻離地,防止受潮變質;生鮮食材存放在冷藏或冷凍設備中,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確保食材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墻上的各種食品安全操作規章制度健全,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安全的“6S”管理標準和采購登記冊、陪餐記錄、設備維修記錄、食品留樣記錄、消毒記錄等整齊地掛在墻上,便于工作人員隨時查驗。
為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著力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在每個開學季,全州各級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各級教體局、衛健委、公安局等部門,在春秋兩季開學時對全州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食品安全檢查,重點檢查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食品留樣與食品原輔料索證索票、餐飲具清洗消毒情況;針對食品采購、貯存、加工、供餐等環節,開展“拉網式”專項聯合檢查,建立“一校一檔一臺賬”監管機制,對現場反饋發現的問題隱患,責令校方抓好整改,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此里只瑪)
來源:迪慶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