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近期,美國打著所謂“對等”旗號對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同時又脅迫各方與其開啟所謂“對等關稅”談判。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美方計劃同70多個國家舉行關稅問題談判,日本官員上周已赴美,韓國、英國政府高官近期也前往華盛頓。
特朗普等不到中國電話,干脆號召75個國家孤立中國,沒料到我國商務部直接反將三軍,讓對方當場懵了。特朗普自從退出“對等關稅”之后,就擺出一副等著中國主動來電求和的姿態(tài),但他最終還是沒能等到中方的電話。中方的按兵不動,讓特朗普徹底急了,為了讓自己的面子上能過得去,就對外宣稱已有75個國家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這些協議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國家需要同美國一起針對中國,不然就要遭到美國的關稅制裁。
特朗普(資料圖)
對此,中方的警告非常及時,中方的立場也非常明確,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本質上是關稅霸凌,是對其他國家的脅迫和收割。如果對美妥協,那么美國只會變本加厲,不斷地用類似手段脅迫他國,持續(xù)收割他國利益,這是另類的服從美國霸權,這樣全球秩序會重回叢林時代,這個后果是除美國外所有國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對美妥協,只會步步妥協,直到被拖瘦,直到無法滿足美國的加碼,被完全收割,這完全是與虎謀皮。
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近期多家媒體報道稱,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在赴美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前表示,脫離中國市場將“非常愚蠢”,主張對華建立更深層次的伙伴關系,這一務實態(tài)度代表了國際社會的主流心聲。此外,無論是在東盟、歐盟,還是在日本、韓國,很多政治家、經濟學家、企業(yè)高管紛紛發(fā)聲“不想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作選擇”。更生動的案例正發(fā)生在中國廣東,第137屆廣交會已吸引了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15萬名境外采購商,較去年同期增長20.2%。
外貿港口(資料圖)
全球產業(yè)鏈的震蕩已引發(fā)多米諾效應:越南被迫建立“中國商品轉口監(jiān)測系統(tǒng)”,泰國嚴查42類產品原產地證書,新加坡則緊急切割涉華轉口貿易。但這場“去中國化”鬧劇反而催生新格局——玻利維亞25噸奇亞籽繞開美國高關稅直供中國,巴西大豆對華出口激增120%,美國農場主卻因滯銷損失發(fā)起抗議。正如《孫子兵法》所言,中方牢牢攥住“得道多助”的戰(zhàn)略主動,而美式霸凌正將其推向“失道寡助”的孤立境地。
中美關稅戰(zhàn)打到如今,已經初露輸贏之態(tài),在這場關稅博弈中,中國已然占取了上風,特朗普本想著通過關稅戰(zhàn),讓制造業(yè)回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特朗普不切實際的打法,已經讓他嘗到失敗的苦頭。對于特朗普的打法,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就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特朗普的弊端,克魯格曼表示,特朗普并不懂得貿易的真正含義是什么,但中國卻明白貿易和貿易戰(zhàn)的真正含義。
進出口貨物(資料圖)
中美貿易戰(zhàn)的本質是規(guī)則之爭,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較量。中國捍衛(wèi)的不僅是自身利益,更是全球貿易公平秩序。歷史證明,貿易保護主義只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當前世界處于十字路口,各國選擇將決定國際貿易體系走向。面對美國脅迫,是選擇短期利益而助長霸凌,還是堅守多邊主義共創(chuàng)繁榮?這將檢驗各國的戰(zhàn)略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