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泠然 文/圖)4月23日,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一批建設項目惠農渠永寧望洪段順利實現通水。當日,黃河水從惠農渠龍門橋進水閘噴涌而出,沿著新砌護的渠道一路奔騰前行,為沿線群眾送去了寶貴的一渠春水。
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作為全國水利領域“兩重”標志性工程,意義重大。其覆蓋范圍廣泛,涵蓋銀川市、石嘴山市和吳忠市的11個縣、市(區),總投資約70億元。建設內容豐富多樣,包含干支渠道改造、調蓄工程新建、數字孿生系統建設等。該工程于今年3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其中惠農渠和唐徠渠第二農場渠成為改造工程的重點實施區域,渠道砌護長度達16.25公里。
惠農渠歷史悠久,開鑿于公元1726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其灌域形狀獨特,呈“葫蘆”狀,與常見的“上寬下窄”灌域不同,且穿村過鎮,渠系復雜。它主要承擔著寧夏引黃灌區青銅峽、惠農等6縣、區115萬畝農田的灌溉重任,為銀北地區成為大糧倉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寧夏平原引黃灌溉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此次實施改造的惠農渠段為挖方渠道,長期受地下水和凍融影響,岸坡坍塌、渠底沖刷問題嚴重,極大地影響了工程的正常灌溉功能。
為保障渠道春灌順利通水,自治區水利廳積極組織各參建單位,緊緊抓住春季渠道停水的黃金施工期。面對渠道地下水高、施工工期緊等重難點問題,全力攻堅克難,同時克服春季風沙大、氣溫不穩定等不利天氣影響。通過本次工程砌護改造,有效消除了惠農渠渠道存在的安全隱患,顯著提升了灌溉效率,成功解決了灌區內長期存在的灌溉矛盾,使灌區灌溉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4月22日,即惠農渠通水前,寧夏水利建設中心工作人員對改造后的渠道進行了通水前驗收,為順利通水筑牢了最后一道保障。目前,唐徠渠第二農場渠段的全部水下工程也已完成,計劃于4月25日全面通水。此外,工程2025年第二批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工作正在穩步開展,預計將于下半年啟動實施。隨著寧夏青銅峽灌區現代化改造工程的逐步推進,這片古老的灌區將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寧夏地區的農業發展、生態改善和經濟騰飛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