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4日訊(編輯 卞純)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其激進且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飽受爭議。特朗普試圖以關稅為手段來迫使各國達成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盡管他近日多次宣稱各國 “渴望達成協議”,但現實卻并非如此。
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周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國不急于就關稅問題與特朗普總統達成協議,但該國正在努力減少壁壘。
“我們不會急于達成協議。我們希望達成符合我們國家利益的正確協議,相關談判正在進行中。”里夫斯對記者表示。
雷切爾表示“很明顯”特朗普政府希望與英國達成協議(資料圖)
她指出,“很明顯”特朗普政府希望與英國達成協議,因此“相關談判仍在繼續。”
里夫斯的表態是對特朗普宣稱各國"渴望達成協議"的直接打臉。
特朗普近日不止一次表示很多國家迫切與美國達成協議。他4月8日在全國共和黨國會委員會籌款晚宴上稱,很多國家都在給他打電話,想要達成一項貿易協議,說 “先生,請讓我達成一項協議,我愿意做任何事”。
“我希望看到英國與美國之間,以及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減少。” 里夫斯周三表示。
她指出,在特朗普90天的對等關稅“暫緩期”結束后,美國對英國征收的關稅將低于世界其他國家,但她對這一結果仍然不滿意。
本月初,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兩項關于所謂 “對等關稅” 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 “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特朗普展示的圖表顯示,美國對英國進口產品征收的對等關稅為10%。
隨后,特朗普又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停,這些國家僅面臨10%的基礎關稅。
特朗普此前宣稱各國 “渴望達成協議”(資料圖)
“我們目前正在與美國就達成一項經濟協議進行廣泛討論,” 里夫斯說道。“一項旨在減少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協議。”
里夫斯目前正在對美國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她將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面,有可能敲定貿易協議的相關細節。
據媒體日前報道,美國正在準備與英國進行貿易談判的條款,希望英國降低對多種美國商品的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其中包括推動英國放寬從美國進口牛肉等農產品的規定,以及將汽車關稅從10%降至2.5%,并修改兩國商品的原產地規則。
面對美國施加的壓力,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也多次表態,日本不打算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急于達成協議。他強調要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
延伸閱讀
“目前的關稅形勢正讓其他國家失去對美國的(投資)興趣……情況非常令人擔憂。”
日本首相辦公室高級經濟顧問、日本最大飲料制造商之一三得利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新浪剛史22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警告,美國的關稅措施已導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可能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并削弱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投資意愿。
他特別提到,美國的關稅將對日本經濟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可能會使日本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1%至1.2%。
彭博社報道截圖
“日本不會在什么問題上都讓步”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包括盟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雖然對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后來被暫緩征收,但其中包含的10%“最低基準關稅”以及此前已生效的25%汽車和鋼鋁關稅仍然有效。
這些關稅,對日本的影響尤為顯著。
根據日本財務省2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約10%的日本企業表示,美國的關稅措施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它們的業務;更多的企業則對未來的關稅沖擊感到恐慌。
另據日本《朝日新聞》19日至20日進行的民調,多達85%的日本受訪者擔憂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會對日本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其中43%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擔憂。
此外,多達70%的受訪者對日本政府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進行的交涉不抱期待。
《朝日新聞》公布的民調結果
雖然日本正在尋求通過談判解決與美國的貿易問題,但面對特朗普政府的脅迫,這個一向聽話的美國盟友也表現出了少有的硬氣。
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在國會會議上強調,日方不會為達成關稅協議而一味屈從于美國的要求,“如果日本什么都讓步,那我們將無法保障我們的國家利益”。
這被認為是美國發動關稅戰以來,石破茂最強硬的表態之一。
彭博社報道截圖
此前,日本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小熊慎司在眾議院會議上也嚴厲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邏輯荒謬且毫無一致性”。
“這就像一個小混混在收保護費。如果日本屈服,就會開創一個很壞的先例。”
日本《產經新聞》:小熊慎司(左)日前在日本眾議院會議上敦促石破茂政府不要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輕易做出讓步
除了說硬話,日本在具體行動上也有所表現。
本月15日,日本反壟斷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認定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公司在日本市場違反了反壟斷法,并向其發出禁令,要求其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禁令同時要求谷歌公司盡快成立由獨立第三方組成的監督體系,在未來五年內持續監測相關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并定期向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報告。
據日媒觀察,這是日本首次向美國科技巨頭發出反壟斷禁令。
日媒報道稱日本首次向美國科技巨頭發出反壟斷禁令
“歐洲不應對美國存有任何幻想”
與日本相比,歐盟的反擊更為系統化。
作為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之一,歐盟不斷被特朗普指責“占美國便宜”,也因此受到美國更露骨的關稅戰威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2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受美國關稅措施沖擊和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比之前下調0.2個百分點至0.8%。
路透社報道截圖
德國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四年內,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可能令歐盟損失1.1萬億歐元,僅德國就將損失2900億歐元。
德國經濟研究所報告截圖
面對不講理的美國,歐盟不僅已在貨物貿易領域制定了反制計劃,而且正積極準備拿美國對歐盟有巨額順差的服務貿易出口“開刀”。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接受歐洲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與美國的談判無法讓其取消對歐關稅,歐盟準備動用“最有力的貿易措施”將大西洋兩岸的貿易戰擴大到服務領域,包括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數字廣告收入征稅、限制美國公司參與歐盟公共采購項目等。
馮德萊恩強調,歐盟有4.5億人口,民眾生活水平高,這意味著在歐盟,數字服務有著巨大的營業額和利潤,沒有誰愿意失去進入這個市場的機會。
“對它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來說,歐洲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多金市場。”
實際上,已有不少分析認為,美國對歐盟發動關稅戰恐將得不償失。因為對美國來說,關稅將減少它與所有國家的貿易,而對歐盟而言,唯一受損的只有與美國一家的貿易。
根據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如果美歐貿易談判失敗,美國對歐出口可能下降8%至66%;而歐盟對美出口只會下降0.6%至1.1%。
至于關稅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影響,美國也將比歐盟更嚴重。如果不能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美國的GDP可能下降0.7%,而歐盟的GDP則可能僅下降0.3%。
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官網報道截圖
比利時《回聲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面對反復無常的特朗普政府,歐洲不應存有任何幻想,而應“直面美國帶來的喧囂與動蕩”,做好自己的事。
文章強調,歐洲迫切需要推動重建貿易秩序,抓住機遇扭轉局勢,從而向合作伙伴證明,在美國這頭“大象”肆意妄為之際,瓷器店里仍有“成年人”坐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