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的初夏悶熱潮濕,61歲的紀輝獨自駕車穿梭在鎮街巷陌,后備箱里塞滿文具貨品。
紀輝是一名退伍軍人,在東莞經營了一家文具店。50多歲之后,他把店鋪交給了兒子,自己開車幫兒子送貨。
退伍多年后,這位老兵依舊保持著部隊養成的習慣——腰板筆直,說話中氣十足。2023年,他因膽囊結石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切除了膽囊,術后恢復很快。然而,命運的反轉來得猝不及防。2024年5月,紀輝發現側臥時右上腹隱痛難眠,去往鎮醫院就診,醫生的一句"可能是肝癌,趕緊去大醫院治療"讓他愣在了診室。
次日,他獨自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劉宇斌的診室,CT報告上的53mm腫瘤像一記悶棍——這個生長在肝門靜脈、下腔靜脈交匯處的病灶,正像毒藤般絞住紀輝肝臟的“命脈”。
01/
5厘米的腫瘤長在了“雷區”
“鎮醫院的醫生告訴我可能有肝癌,我都不相信,我身體那么好,除了偶爾的腹痛,也沒覺得哪里不舒服,怎么會有肝癌呢?”直到聽到劉宇斌醫生肯定的答復,紀輝“感覺心臟被重重扎了一下,大腦變得一片空白”。
由于長時間未體檢,紀輝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乙肝。從乙肝病毒悄無聲息的潛伏感染,到肝功能逐漸受損的肝硬化階段,最終演變為肝癌——這“乙肝-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已成為我國約80%肝癌患者的疾病進展軌跡。
據劉宇斌主任介紹,紀輝患上的是原發性肝癌,腫瘤大小約53mm×39mm×60mm,并且腫瘤剛好長在了下腔靜脈、第二肝門、第三肝門“三江匯合”的地方,還嚴重擠壓和侵犯了下腔靜脈、肝右靜脈、肝中靜脈的管壁。
劉宇斌醫生表示,像紀輝這種情況,如果用傳統手術治療,存在兩大風險:一是腫瘤位置瀕臨重要血管;二是由于腫瘤已經侵犯血管,即使做了手術,血管壁上也很可能有殘存的癌細胞。
如果手術無法實現完全切除腫瘤,就要再找其他的治療方法。
02/
釔90樹脂微球——肝癌治療的“定向導彈”
對于高齡、心肺功能差、腫瘤位置特殊或無法耐受手術的肝癌患者來說,介入手術以其微創、精準、恢復快、安全性高的特點,在肝癌的綜合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傳統的介入治療方法包括經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等。
前者以化療藥物殺傷為主,依賴藥物滲透至腫瘤組織;后者結合化療和栓塞,通過缺血和藥物雙重作用滅活腫瘤。但這兩種治療方案都是“外爆”,只縮小了腫瘤外圍的一圈,對腫瘤的穿透力不足。
近年來,釔90樹脂微球選擇性內放射治療作為一種新興介入治療手段,呈現出顯著的療效,已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臨床應用超過20年,累計治療超過15萬人次。釔90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能釋放高能量的β射線。這種射線的組織穿透距離約2.5毫米,恰好能在腫瘤內部形成有效的殺傷半徑,又幾乎不會損傷周圍正常組織。科學家們將釔90與樹脂微球結合,創造出直徑僅相當于頭發絲三分之一的小型“定向導彈”。
劉宇斌醫生(右)在門診看診。
“釔90最大的優勢在于微球載體。釔90樹脂微球的直徑通常在20-60微米之間,可以通過肝動脈到達腫瘤內部的毛細血管床,實現藥物‘內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劉宇斌醫生表示,釔90治療在肝惡性腫瘤的適應人群非常廣泛,目前包括但不限于:
(1)針對高復發風險的可切除人群,可應用新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2)中晚期患者可以用釔-90進行縮瘤降期、增大余肝,爭取根治性手術治愈、移植肝臟的機會;
(3)對于不愿意外科切除的患者,也能進行放射性肝段消融,達到等同根治性手術的效果。
另外,釔90也是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等轉移性肝腫瘤的有效方法,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釔90治療。所有患者在接受釔90治療之前均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只有通過評估的患者才能接受治療。
劉宇斌醫生表示,介入手術開展的前提是腫瘤內部的血管要非常豐富,而肝部的腫瘤基本都是富血供的。因此,釔90樹脂微球治療在未來的適應癥有望實現進一步拓展:從原發性肝癌拓展到所有肝部的原發性腫瘤,比如肝母細胞瘤、肝血管瘤、肝的局灶性增生、肝母細胞纖維瘤、血管移行上皮瘤等。
03/
有望達到手術切除效果
最終,經過省醫多學科專家團隊的討論,決定為紀輝采用釔90樹脂微球選擇性內放射治療。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在腹股溝部位(股動脈),或左手腕處(左橈動脈)進行局部麻醉后,切一個像牙簽一般細的小口,將導管插入。釔90樹脂微球會順著導管進入肝動脈,再進入腫瘤的內部。
紀輝的手術非常順利,術后住院觀察3天后就出院了。到了手術后的第八個月,紀輝的腫瘤縮小至30mm×26mm×25mm,甲胎蛋白(臨床上最常用的肝癌腫瘤標志物之一,在成人體內含量通常<20 ng/mL)從術前高達33590ng/ml,降到術后一直穩定在1000ng/ml左右,未來仍會持續監測。不僅如此,手術也并沒有影響到紀輝正常的肝功能,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等肝功能指標均保持平穩。
當記者見到紀輝時,已經是他術后第十個月。他告訴記者,手術之后他很少有不良反應。除了手術簽字和術后住院環節他請了兒子過來,之后的復查、買藥他都是自己一人搞定。“很多朋友跟我說,根本看不出來我是一個癌癥病人。”
目前,紀輝正在服用靶向藥穩定病情。由于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紀輝向醫生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我的腫瘤已經縮小了一半,能否再打一次釔90樹脂微球,讓腫瘤徹底壞死?劉宇斌表示,接下來或將視情況為紀輝采取第二次釔90樹脂微球治療。“最佳的結果當然是達到外科手術的完全性切除標準,不過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我們的目標是把癌癥變成一種慢性病。”劉宇斌醫生說。
據悉,釔90樹脂微球在2021年9月被引入國內,自2022年1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以來,已經有來自全國17個省市40余家三甲醫院的2000多名肝腫瘤患者接受了治療。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版)》均進行了權威推薦,這都將推動釔90在我國的普及率逐漸提高,為更多的肝癌患者帶來福音。
當前,國內已有40多個城市將釔90治療技術納入“惠民保”的報銷范圍。經了解,紀輝也通過惠民保,將診療費用報銷了近50%。這一舉措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還讓這項技術能夠在臨床上更廣泛地應用。
(為保護隱私,文中患者姓名為化名)
采寫:南都記者 王詩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