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日美關稅談判結束后送給特朗普一款大阪世博會吉祥物“脈脈”造型的金色存錢罐。日媒報道稱,這款存錢罐系中國制造,含稅價格為8800日元。這一細節看似不起眼,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背后折射出的國際關系微妙之處,著實耐人尋味。
從表面上看,互贈禮物本是外交場合的常見禮儀,旨在傳遞友好與尊重,緩和談判氣氛。赤澤亮正選擇贈送大阪世博會吉祥物存錢罐,無疑是想借此宣傳日本即將舉辦的重大國際活動,展現日本文化特色,提升國家形象。然而,特意點明 “中國制造” 這一信息,卻讓這份禮物多了幾分復雜含義。在當前全球貿易局勢緊張,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對各國產品加征關稅的背景下,一款來自中國的產品出現在美日談判的贈禮環節,不免引人遐想。
日美交換禮物(資料圖)
在最新曝光的談判細節中,赤澤亮正送出的“脈脈”存錢罐引發輿論地震。這個產自浙江義烏的工藝品,狠狠戳破兩個殘酷現實:第一,產業鏈真相: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日企在華生產比重仍占42%。第二,關稅悖論: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5%關稅,正通過日企轉口貿易回流——今年1-4月日本對美出口激增13%,其中60%商品含中國零部件。
分析人士認為,被刻意擺上談判桌的中國儲錢罐,這玩意兒在日本寓意“招財進寶”,但擱在談判桌上,分明是在打特朗普的臉:你一邊逼日本買更多美國貨,一邊用關稅堵死日本對華出口,這不就是逼著我們光花錢不賺錢?與其說是日式含蓄的抗議,不如說是對美元霸權最辛辣的諷刺——畢竟全球40%跨境交易已繞開美元,日元結算比例卻卡在3.8%動彈不得。當白宮還在用上世紀冷戰思維揮舞關稅大棒時,顯然世界早已換了人間。
美元(資料圖)
據報道,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日前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不與中國接觸是“愚蠢的”,并表示英國應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濟關系。里夫斯表示,她今年早些時候赴華參加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以提升英國金融服務企業在華運營能力。“這些安排顯然符合英國國家利益,我將用這種態度與世界任何國家開展貿易談判或金融對話。”她說。
英國和日本的“反水”絕不是偶然。當特朗普吹噓“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時,956名經濟學家甩出一份32頁的聯名信,里面塞滿了打臉證據。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算了一筆賬: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25%關稅,實際導致每個家庭每年多花2300美元,但創造的制造業崗位不到5萬個——平均每個崗位成本46萬美元。麻省理工教授約翰遜指出致命問題:中國工廠可以為了長期訂單咬牙扛三年關稅,但華爾街連三個月都等不了。
美國抗議活動(資料圖)
如今,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舉行抗議活動。抗議活動組織者表示,他們抗議特朗普政府侵犯公民權利和憲法的行為,包括驅逐大量移民、通過解雇眾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實際上關閉多個機構來縮減聯邦政府規模。據CNBC最新全美經濟調查顯示,由于民眾不滿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稅、通脹和政府支出的處理方式,導致特朗普在其總統任期內的經濟支持率處于最差水平。另有49%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未來一年的經濟將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