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中國有許多名勝古跡,也有許多造型獨特的地標性建筑,其中在北京三環中路上就有一個特殊的“大褲衩”造型的大樓。
它不僅形狀特別,它在北京城中的“地位”也非常特殊,早期它是國貿大廈,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央電視臺的總部。
這座大樓無論是從開工建設的投資上還是從政府的重視程度上來說都是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中,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座大樓卻因異常煙花秀差點變成廢墟,你知道這場大火發生在哪一年嗎?
央視新樓的選址一直都備受關注,最終確定在了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可以說這個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不僅能夠體驗到周圍的繁榮,感受北京城的都市魅力,還擁有得天獨厚的交通資源。
上下班都非常方便,減少了日常通勤時間,現如今央視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的“王牌”企業,由央視推薦的產品或影視作品,都會被觀眾特殊看待。
不僅如此,在網絡上還流行著一句特殊的“網紅語”,那就是“央媽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由此可見,央視在大眾心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這樣一來央視新址的選擇就變得尤為關鍵,除了造型以外,它的造價也體現了央視大樓的不平凡。
2005年4月28日,央視大樓正式開工,最初開工的造價公開數據是在78.9億人民幣,這個數目在工程中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數字了。
除此外,在北京三環這個寸土寸金的路段上,央視大樓的建筑面積就達到了59.95萬平方米,整棟樓最高位置可達到234米。
當你在網絡中去搜尋央視大樓的圖片資源時就會發現,這座大樓的周圍都沒有特別高的建筑,馬路都是四通八達,最佳的交通線包圍著這座大樓。
整個園區也是由多個主體聯合在一起,不僅有CCTV主樓,還有電視文化中心,以及能源服務中心,這幾個建筑都屬于央視大樓的一部分。
不僅阻隔了外界其他商貿的進入,也增加了央視大樓在北京城內的特殊性,為了能夠建造這座大樓,使用的鋼量相當于是三個鳥巢的總鋼材使用量。
截止到目前為止,僅是在用鋼量上國內都沒有任何一處建筑能夠超越它,占據“第一”的位置,而它外形也是用鋼量較多的原因之一。
央視大樓的外形就類似于一個“巨型褲衩”,在建筑上的三個設計難題中包括了“傾斜、懸挑、扭轉”,而央視大樓就占據了兩個。
正因它在修建上極具挑戰性,順利竣工以后就成為了北京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2007年《時代》周刊評出十大建筑奇跡時,央視大樓“不負眾望”的入選了。
而和這所大樓一起入選的還有北京的鳥巢,這兩座建筑都屬于北京非常有名且造型奇特的建筑之一。
它的“褲衩”造型從設計上來看就非常大膽,突破了世人最初對于高樓傳統的建造觀念,將固有的筆直形態打破,讓更多建筑元素和可能性融入其中。
這座大樓從修建到獲獎僅用了兩年的時間,而從獲獎到“被燒毀”也僅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一場大火讓央視大樓差點變成廢墟。
當得知央視大樓起火以后,消防也出動了大量的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滅火與救援,北京市消防中心調動了16個中隊奔赴火災現場。
就連消防車都啟動了54輛,為了確保滅火和救援任務的有效進行,當時時任北京市委書記的劉淇與市長郭金龍都親自抵達現場進行指揮。
可由于火勢太大,即便出動了大量的消防警力,大火還是在翌日凌晨才被熄滅,在救援和滅火的過程中有兩名施工人員受傷,6名消防員也不同程度的受傷。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此次火災中,消防隊員張建勇為了救助被困人員,將自己的呼吸器讓出,最終不幸吸入了大量有毒氣體,與2月10日救治無效因公殉職了。
雖說在這之后張建勇被追授了“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可他的生命卻永遠停留在了那一天,他的故事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消防隊員的艱辛與付出。
從他們成為消防隊員的那一天起,他們的生命就貢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當民眾有難時,他們甘愿讓出生命的通道,在與死亡的博弈中,也甘愿逆行而上。
而除了消防人員以外醫護人員也是第一時間就抵達了現場,為了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999指揮中心那一晚先后就調動了40輛救護車前往火災區域。
在現場等待搶救和執行任務的急救人員就有100多名,現場還有許多民警、社區保安等開始疏散附近的居民樓,以防止火災蔓延對群眾的生命造成威脅。
或許許多人都會十分好奇,這場火災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天災還是人為?
實際上在整個事件發生之后,相關部門也立即展開了調查,通過客觀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這三個方面著手,精準高效的分析事實,并且對相關人員進行合理處罰。
從客觀原因上來說,“天氣”也占據了一定的原因,因為這場火災發生的時間是在2009年2月9日,那時候正處于空氣比較干燥的狀態。
加上那時北京已經有108天沒有有效降水,導致干燥程度直線上升,這也是造成火勢蔓延比較迅速的原因之一。
除此外那一天正值元宵節,也是春節期間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最后一天,因為這個緣故,導致了火災的直接起因。
根據相關部門指出的間接原因來說,央視電視臺的管理也比較松懈,對于政府的相關條例沒有準確的落實到位,不僅如此,建筑內部的保溫板也是使用了不合格的產品。
眾多因素夾雜在一起也成為了火勢難以消除的原因之一,而具體引發此次火災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一場違規的煙花爆竹燃放活動”。
央視新址發生火災前還有一片未完善的施工區域,當時也正是這片工地內部在組織大型的煙花燃放,雖說春節期間是允許燃放的,但是對于地點和應對措施也有相應的要求。
可央視新址辦沒有嚴格按照管理規定進行燃放爆竹,這才導致了禮花彈在爆炸以后,由于安全距離不夠,又沒有相應的保護和應對措施,高溫星體直接落入了文化中心主體建筑的檢修孔內。
在檢修通道內部有許多易燃材料,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引發了這場“巨型的火災”,相關部門在得知后就立馬展開了相應的救火措施。
因為央視新址處于交通要道,在鄰近火災的地方就是地鐵10號線的出站口,雖說是在晚上,但仍有地鐵正在運行中。
為了確保安全,除了疏散群眾以外,就連地鐵也全面停運了,整個東三環周邊的道路全部都被臨時管制起來。
也正因有相關部門面對緊急情況所采取的應對措施,火勢才能得以控制在預想范圍內,沒有持續的向外擴散。
由于這次事件是因中央電視臺監管不力和沒有遵守相關條例造成的,因此在發生火災以后,中央電視臺也在央視網上對公眾發表了致歉聲明。
道歉是必然的,而對于違法行為的相關處罰也是“從重處理”,并且無論官職大小都進行了嚴格且公正的審判。
此次責任追究總共有71名事故責任人受到了相應的處罰,其中以當時時任央視新址辦主任的徐威以及副主任王世榮為首的44名責任人被移交了司法機關進行審理。
其余的27名事故責任人則是受到了黨紀、政紀不同程度的處分,從行政降級、行政撤職以及嚴重警告等處分方式上進行嚴格處理。
在終審結束以后,原本被判定了七年有期徒刑的徐威最終被改為了20年有期徒刑,并且沒收個人財產48萬元,
其余的相關責任人也是被判處了3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雖說當時火勢發展的比較迅速加上火災對信號產生了影響,并沒有在第一時間流傳出太多現場的照片。
不過在這之后也流露出了許多相關的現場照片,這張照片雖說看著是從遠處拍的,但是依然能夠清楚的看到那個地標性的“褲衩”建筑。
在它旁邊的文化中心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盡管是在晚上,可空氣中彌漫的濃煙在鏡頭下還是依稀可見。
不僅如此,火勢看上去也非常大,底部的火勢最厲害,一直蔓延到了頂部,這也是為什么在滅火的過程中消防人員極難掌控火勢的原因之一。
在北京的上空,濃煙持續在彌漫,央視新樓的大火與周邊的“燈火通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場大火也讓這座剛修建起來的大樓被籠罩在黑煙與烈火中。
好在整體的鋼架非常牢固,因此并沒有因為大火的原因造成“二次坍塌”,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死傷人員的產生。
這場大火不僅僅是燒毀了一座大樓,更是燒毀了張建勇的未來,對于火災總是防不勝防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因素都會導致火災的產生。
央視大樓起火的前因后果也令我們唏噓不已,如若相關部門能夠嚴格遵守國家法規與條例,或許也能避免此次“災難”,這也是對世人的警醒,重視家中電器與火源的使用,遵紀守法,才能有效避免“無妄之災”。
參考資料:
黔東南州中級人民法院——大案解密——央視大火案2020年06月27日
北方網——央視過火樓被指燒掉幾十億 拆除總指揮否認(圖)2010-12-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