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音樂產業蓬勃發展,聽眾在線上即可免費收聽心儀的歌曲。一些不法分子卻趁此機會,免費下載音樂作品后制作盜版光盤售賣,嚴重侵犯音樂創作者的合法權益,阻礙音樂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音樂產業蓬勃發展,聽眾在線上即可免費收聽心儀的歌曲。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趁此機會,免費下載音樂作品后制作盜版光盤售賣,嚴重侵犯音樂創作者的合法權益,阻礙音樂市場的健康發展。日前,經四川省資中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房某、張某甲、張某乙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各并處罰金30萬元至10萬元不等。
下載免費音樂 刻盤銷售牟利
“我從某網店購買了某歌手的幾張專輯,商家宣傳其售賣的光盤是正版,音質效果好,但到貨后一看,光盤包裝和封面粗糙,音樂音質也差,懷疑是盜版。”2024年1月,資中縣公安局接到彭先生報案。經鑒定,彭先生購買的光盤確系盜版制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將制售盜版光盤的房某抓獲歸案。到案后,房某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2021年,房某了解到只要在電商平臺上辦理一張經營許可證,就可以在網店銷售音樂作品,便動起了歪心思。房某在音樂平臺下載上萬首免費音樂后錄入空白光盤內,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牟利。為了打開銷路,房某還為店鋪進行虛假刷單。很快,房某經營的網絡店鋪增加至5個,員工數量也增加至十余人。截至2024年1月案發,房某銷售盜版光盤的金額累計400余萬元。
根據房某的作案特征,資中縣公安局經過研判分析,發現多個電商平臺上都存在涉嫌擅自刻錄、銷售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的網店,且銷售數量較大。隨后,資中縣公安局將房某及其余5家網店的店主張某甲、張某乙等涉嫌侵犯音樂作品著作權系列案件并案偵查。
權利人分散 侵權認定難
因案情復雜,資中縣檢察院依法介入,并引導公安機關從核準侵權范圍、涉案金額和犯罪人數等方面偵查取證。經查,公安機關成功搗毀分布在河北、江蘇等地的制售盜版音樂制品窩點6個,在各地現場共查獲光盤、U盤等侵權盜版音樂制品和相關制作工具1.8萬余個。2024年7月至今年3月,資中縣公安局先后將6起侵犯音樂著作權系列案件的12名犯罪嫌疑人分批移送資中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這批系列案件的權利人分散,聯系版權方作出侵權認定存在困難。認定已售賣的音樂作品是否全部為侵權產品并根據銷售量和現場查獲量確定真實的犯罪數額是我們面臨的兩個難題。”承辦檢察官介紹說。
為此,資中縣檢察院繼續引導公安機關通過“個別明確+代表抽樣+整體證明”方式,向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發函核實其是否向涉案人員發放音樂著作權使用許可。與此同時,該院還從銷售、查獲的涉案物品中隨機選取一定比例的樣品送交專業機構鑒定是否系非法電子出版物,補充偵查收集固定證據。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核實后回復稱,其未向房某、張某甲、張某乙等人及其店鋪發放音樂著作權使用許可,亦從未收到過上述人員的音樂著作權使用費。結合抽樣檢驗結果,資中縣檢察院最終認定案涉6家網店制售的音樂制品中的歌曲均未獲權利人授權。
堅持寬嚴相濟 精準懲治犯罪
針對房某、張某甲、張某乙等人“虛假刷單、實際銷售金額低于網店后臺數據”的辯解,承辦檢察官詳細梳理了6家網店的后臺銷售數據,并根據反復批量購買特征、快遞郵寄特征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扣除確系刷單部分的銷售訂單和對應數量,對無線索或證據支撐的辯解不予采信,夯實客觀證據。最終,檢察機關依法認定案涉6家網店的非法經營數額分別為30余萬元至400余萬元不等。經過多次釋法說理,房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在審查起訴階段表示認罪認罰,并主動退繳了違法所得。
2024年7月至12月,資中縣檢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分別對房某、張某甲、張某乙提起公訴。日前,法院作出上述判決。對于公安機關陸續移送的余下犯罪嫌疑人,資中縣檢察院目前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李敏 李霜霜 王春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