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4月21日,北京一家湖南菜餐廳的老板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一位“外賣員”來取餐時,自己完全沒認出對方竟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直到訂單完成,網友曬出與劉強東的合影,老板才驚呼:“原來是大佬本尊!”這段“老板懵圈”的插曲,迅速成網絡熱點。而這場看似偶然的“烏龍事件”,實則暗含京東在外賣行業的戰略野心與社會責任的雙重敘事。
劉強東此次送外賣并非心血來潮。據京東官方回應,他親自參與配送是為了體驗業務流程,并同步推出“超時20分鐘免單”等新政。當事人陰先生回憶,自己用優惠券以十幾元價格下單湖南菜,開門時發現劉強東攜兩名工作人員配送,對方不僅親切合影,還祝他“用餐愉快”。
更耐人尋味的是,劉強東在配送后與40多名騎手聚餐時坦言:“送完幾單才深切體會到兄弟們的辛苦。”他提到京東將為全職騎手提供五險一金,甚至承諾退休金不低于5000元。這種“躬身入局”的姿態,被網友稱為“最貴騎手的社會實驗”。
對此,有網友認為,劉強東以千億身家深入一線,展現了企業家的責任感。有網友評論:“給員工繳社保、關心騎手養老,這樣的公司已算行業清流。”更多人被“老板沒認出大佬”的細節打動,感慨“真正的低調是融入人群”。
但也有聲音質疑此為“精心策劃的營銷”,認為商業競爭本質未變。有人認為,講好故事演好戲,論跡莫論心,推動社會向積極向上道路發展,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數據給出了另一重答案:京東外賣App下載量單日激增300%,用戶用腳投票的背后,是“品質服務+社保保障”組合拳的吸引力。
管劉強東此舉是“將個人IP與企業戰略深度綁定”的經典案例。相較于傳統補貼戰,他選擇以“社會責任”為突破口:一方面通過“零傭金”吸引優質商家,另一方面以全職騎手社保體系顛覆行業“眾包壓榨”潛規則。
行業分析師認為,這標志著外賣競爭從“速度價格”轉向“品質信任”——京東依托自營物流和供應鏈優勢,試圖構建“倉儲前置+技術驅動”的新生態,其“3公里9分鐘達”“區塊鏈溯源”等創新,直擊食品安全與配送效率痛點。更有觀察者犀利點評:“當美團用算法‘困住’騎手,京東用社保‘留住’人心,這是商業價值觀的終極較量。”
這場“外賣首單”事件之所以引發共鳴,源于其觸碰了當下社會的兩大焦慮:一是平臺經濟中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困境,二是消費者對品質服務的升級需求。劉強東的“笨功夫”——自建物流、重資產投入、堅持全員社保——看似抬高成本,實則通過供應鏈優化和技術降本實現了“義利平衡”。
例如,京東物流通過智能倉儲將生鮮破損率降至0.3%,配送成本下降28%;“逆向定價”策略讓飲品價格比競對低37%,卻通過供應鏈整合保障利潤。這種“向善的商業”,或許正是高質量發展的另一種詮釋。
劉強東送外賣的“故事”揭示的商業邏輯值得深思:當企業將社會責任內化為核心競爭力,短期成本可能轉化為長期品牌溢價。正如他在火鍋宴上的感慨:“行動比口號更有力。”這場始于“老板懵圈”的鬧劇,或許正在書寫中國平臺經濟從“野蠻生長”到“價值共創”的新劇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