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不同于一年前的北京車展,這次的上海車展,少了“一紅一綠”帶來的巨大流量;不同于廣州車展,這次的上海車展,車企普遍對“智駕”三緘其口……這次的上海車展,究竟有什么看頭兒?
近7成的新能源展車彰顯轉型的進度,合資品牌高呼電動化、智能化,新技術、新平臺、“中國配方”都拿了出來,自主品牌繼續站在新能源優勢地位,嚷嚷著出海以及更偉大的銷量目標……而這一切基于新能源汽車成為市場主流。
不過,令人想不到的是,都2025年的車展了,竟然還有反骨仔!長城帶著它的4.0T V8發動機震撼出場,長安為新藍鯨500Bar發動機專門開了場車型煥新發布會。如果說長城是在大排量上直追海外品牌,長安就是拿精細活旨在領先合資一代。
當然,海外品牌或合資品牌中,除了趨勢正確的新能源轉型,一些神機也藏在展臺中,比如全新AMG GT 63 4MATIC的M177 AMG 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大眾攬境(參數丨圖片)的第五代EA888……甚至,一汽奧迪還秀出了PPC豪華燃油平臺。
起猛了?2025年了,還有反骨仔?
內燃機冒頭?燃油車仍不死心?
在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超過50%的市場背景下,在車企們紛紛高呼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在消費者捂著錢包說加油太貴的消費背景下……然而本屆上海車展,卻出現了諸多反骨仔。
事實上,如奔馳、奧迪、大眾等品牌頻繁秀出燃油車相關技術并不值得奇怪,一方面,它們的技術早就成熟了,另一方面“油電共進”也是它們的發展策略。而奧迪的新平臺,也不光新在平臺,具體到車型上,中國配方的智能化技術也少不了。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內燃機技術冒頭就很奇怪了,尤其是它們的內燃機技術看起來下了不少功夫。長城汽車自研4.0T V8發動機,大伙早就聽說了,但明目張膽地亮出來還是第一次,其意義在于填補了中國品牌在大排量動力領域的空白,也將讓中國發動機不再低人一等。
相比長城在大排量發動機上的突破,長安在小排量發動機上的突破也很驚人。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在燃油消耗、動力輸出等方面都顯著提高,最大功率141kW,最高扭矩310Nm的參數甚至能夠領先同排量的海外品牌發動機,甚至可直升國7排放標準。
看著就不像短期技術。一邊是搞大排量的長城汽車,一邊是“精益求精”的長安,在自主品牌共同以新能源彎道超車的背景下,稱這二位為反骨仔似乎并不為過。只是,它們為何要當反骨仔呢?
除了提高旗下燃油車產品競爭力外,長城汽車PPT上的一個俗語也是重要原因——油電搭配,干活不累!
市場仍有要求 一身反骨反而可能贏下競爭
電機帶來的大馬力以及新能源汽車陸續展示出統治力,似乎讓發動機技術不再具有市場推動力。但事實上,聰明的車企,始終沒有放下發動機的研發。以如今市場巨頭比亞迪為例,除了高燃燒效率的插混專用發動機外,比亞迪在年內干了一件大事!
仰望U7推出后,外界對比亞迪的發動機技術感到震驚。這款車上放著一臺2.0T水平對置發動機,盡管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動機,并不作為純燃油車發動機使用。180kW、380N·m的強大性能以及安靜、體積小的特點,卻讓仰望U7在產品力上有較好的呈現。
這也說明,發動機的研發,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插混、增程占新能源汽車銷量近40%的當下。而上述提到的兩個反骨仔,也不是單獨針對燃油車才繼續研發發動機。長城汽車提出了一個戰略叫作——“泛內燃機戰略”,除了給全球用戶不一樣的選擇外,“內燃機和電驅系統搭檔”也是關鍵。
盡管4.0T V8用在插混上算不算大材小用不知道,但Hi4是用過2.0T和3.0T的。長安汽車方面也是類似的發展路徑,長安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引力市場部總經理袁志雄提到:“在長安汽車智慧新藍鯨3.0賦能下,引力序列2025年將全面進入多元動力時代,未來將持續推出ICE、PHEV、HEV等多種動力車型”。
而這同樣可以看作是“泛內燃機戰略”,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去年因發動機熱效率,大半個自主陣營吵得不可開交,誰都認為自己的很厲害。
這么一看,反骨仔,都是有本事的人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