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戲曲的婉轉唱腔與愛國情懷的激蕩碰撞中,遂寧四中(二中濱江校區)找到了獨特的教育密碼。以川劇為筆,以愛國為墨,師生攜手創作的川劇《滿江紅》,在2024年四川省川劇展演的舞臺上驚艷綻放,一舉摘得桂冠。榮譽的背后,是一段將非遺傳承與愛國教育深度融合的動人故事。
靈感乍現,愛國主題與川劇的奇妙相遇
如何讓愛國教育跳出傳統課堂的框架,以更生動、更具感染力的形式走進學生內心?遂寧四中的老師們陷入了思考。而川劇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憑借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學校已擁有一定的傳播基礎。一次偶然的教研討論,讓“將川劇與愛國主題結合”的想法如星火般驅散了眾人的迷茫。大家一拍即合,決定以經典愛國詩詞《滿江紅》為藍本,創作一部兼具藝術價值與教育意義的作品。
師生同心,從文字到舞臺的匠心打造
創作過程中,遂寧四中的師生化身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追夢人”。語文老師帶領學生深入解讀《滿江紅》的歷史背景與情感內涵,從岳飛的壯志豪情中提煉出愛國精神內核;音樂、美術老師則引導學生感受川劇的聲腔、服飾、妝容等特色,將傳統藝術元素融入創作。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你一言我一語,共同構思劇情脈絡、設計角色對白,完成了舞臺劇和川劇兩個版本的初稿。
從最初的選題討論到劇本成型,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師生們的心血。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反復打磨臺詞、推敲情節,力求在展現愛國精神的同時,彰顯川劇藝術的獨特韻味。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更讓他們在參與創作中加深了對愛國情感的理解與感悟。
學段協作,沉浸式演繹愛國情懷
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學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組織了不同版本的演繹。在舞臺劇版本中,小學部用青春洋溢的表演,將岳飛的愛國之志生動呈現;而川劇版本則由初中學生擔綱主演,他們在川劇團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從零開始學習川劇的唱腔、身段和表演技巧。
從念白到唱腔,從眼神到手勢,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復雕琢。川劇團老師不僅在藝術技巧上給予專業指導,還深入解讀川劇背后的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角色。在排練過程中,學生們逐漸感受到了川劇藝術的博大精深,也在沉浸式的表演中,深刻體會到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赤子之心,讓愛國情懷在大家的心中生根發芽。
舞臺綻放,非遺傳承與愛國教育的完美交融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與排練,川劇《滿江紅》終于登上舞臺。舞臺上,學生們身著華麗的戲服,用高亢激昂的唱腔、細膩傳神的表演,將岳飛的愛國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臺下,觀眾們被精彩的演出深深打動,掌聲此起彼伏。在四川省川劇展演中,這部作品憑借獨特的創意、精湛的表演,征服了評委和觀眾,斬獲一等獎。
這場成功的演出,不僅是遂寧四中在藝術教育領域的一次突破,更是非遺傳承與愛國教育融合的生動實踐。通過對川劇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傳承與創新,學生們不僅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更在表演與觀賞中,深刻理解了愛國的意義,激發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未來,遂寧四中將繼續以川劇等非遺文化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教育活動,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讓愛國情懷在青春的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來源:遂寧四中 圖/夏姝玲 文 /向 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