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經科雜志》2025年第3期發布了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聯合制定的《中國帕金森病步態障礙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進一步規范我國帕金森病步態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共識》系統闡述帕金森病患者步態障礙的臨床表現、評估手段和管理方案。在疾病早期,步態障礙無明顯特異性,主要表現為:步速及步幅下降;上肢擺臂的幅度輕度減小,且兩側擺臂不對稱性增加;行走節律的改變;轉身速率減慢;執行雙重任務時步態異常顯現,注意力被影響會明顯干擾行走狀態。隨著疾病進展,帕金森病中晚期出現較嚴重且具有特征性的步態障礙,如慌張步態和凍結步態;還會出現姿勢平衡異常。
該疾病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侵入性與非侵入性神經調控、物理治療和代償策略等。《共識》顯示,非藥物治療方式成重要突破,具體包括:推薦采用有節奏的運動康復手段來改善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態和平衡障礙;可穿戴感覺提示裝置改善患者的步速。步行訓練、運動游戲、長期太極訓練可用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態和平衡。瑜伽、有氧訓練可作為早中期平衡受損的輔助治療。抗阻訓練、水中運動、舞蹈及全身振動訓練也有助于疾病的相關癥狀改善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