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的貴陽尚未褪去薄霧,南明區小車河街道延安南路已然蘇醒,絡繹不絕的旅游大巴如同鋼鐵長龍,整齊排列在路段一側,等待來自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全國各地的游客登車前往全省各大景區。
南明區全力以赴用真誠服務讓游客感受“貴州溫度”。
“快看!這就是網上說的‘貴州long’!”。這個被網友戲稱為“貴州long”的旅游大巴集散點,在高峰期,平均一天會有50至60輛大巴車停留,游客數為2000至3000余人不等。
據攜程近日發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預測報告顯示,今年,全國假期旅游消費呈現“長線爆發、跨境雙向升溫、縣域逆襲”三大特征。其中,貴陽、太原、佛山、伊犁、陵水等遠途旅游城市躋身酒店熱度增速TOP5。同時,整個貴州省的旅游市場在“五一”假期也呈現增長態勢。截至4月16日,貴州旅游“五一”假期總訂單量同比增長15%,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33%,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49%。貴州旅游全域火爆,伴隨著“日游全省、夜歸南明”的獨特現象,讓南明區延安南路旅游大巴集散點這個“交通樞紐”每日負荷滿滿。
延安南路鐵路橋下至都會大道紅綠燈路口右側人行道護欄共715米,在此,新設的藍色站臺指示牌格外醒目。原來,為方便乘坐旅游大巴的游客上下車,南明區在原有8個道口(包含小區出入口及公交站臺)基礎上,新開道口8個,與既有小區出入口、公交站臺形成服務矩陣。
服務升級的細節還滲透在方寸之間。“轄區在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周圍共有旅游公廁2個,分別在T1區4棟連廊和T1區‘生活里’商場內部。目前已安裝7塊公廁指示標識標牌,方便指引游客如廁。”小車河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南明區,這樣的服務意識早已成為一種共識。“旅游大巴車的集中接送旅客時間段一般為上午6點40分至7點30分和下午4點30分至6點。”貴陽市交管局南明區分局七中隊民警向筆者介紹。為保障交通通暢,提升游客的交通舒適度,交警部門已制定相應措施:一是要求旅游大巴車在7點30分之前,即交通高峰期來臨之前完成旅客接車,并要求旅游大巴車在延安南路、小車河路、遵義中路、都會大街進行分散停放,避免扎堆雙排停放;二是大巴車接客即停即走,不能長時間停放;三是在車輛高峰期,加強警力部署進行交通疏導,確保該道路的暢通有序。同時,也對旅行社和旅游大巴車駕駛員作了相應的交通安全宣傳。
此外,貴陽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南明區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等多家部門也在現場核查旅行社及旅游大巴車資質和證件,共同維護現場秩序合理有序。
南明區全力以赴用真誠服務讓游客感受“貴州溫度”。
讓“貴州long”的“流量”變“留量”,考驗的是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南明區的實踐表明,旅游服務并不是簡單的基礎設施堆砌,而是需要建立全要素的服務生態。
華燈初上,新一批旅游大巴陸續抵達。道路兩旁的路燈逐次亮起,暖黃色的光暈沿著長街流淌,照亮游客歸途。南明區全體出動服務“貴州long”的寵客模式,正將“夜歸南明”的短暫駐足轉化為深度體驗。當最后一批游客融入璀璨街市,這座西南山城的夏夜,正悄然完成從旅游集散地向暖心目的地的蛻變。(圖/文 南明區人民政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