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陽美食頻頻“出圈”,成為全國游客的“舌尖打卡地”。如何乘勢而上,進一步提升餐飲品質?南明區以甲秀樓片區為核心,通過“明廚亮灶”改造、示范店培育、分層培訓等舉措,推動餐飲業向“食品安心、衛生放心、環境舒心、服務暖心”的高標準邁進。截至目前,該片區已有65家餐飲店完成改造,47家實現“陽光廚房”,10家示范店初具規模,一場由內而外的餐飲品質升級行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政策引領——從“一戶一方案”到“示范標桿”的精進
“甲秀樓片區不僅是貴陽的城市會客廳,更是展示‘爽爽貴陽’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南明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破解傳統街區餐飲業“小散亂”難題,于2025年初正式印發《南明區餐飲業2025年提質升級攻堅行動工作方案》,為品質提升行動的有力推進提供系統保障。
南明區:以“四心”標準打造高品質餐飲生態圈。
在政策落地方面,南明區“梯度改造”模式成效顯著。建立起甲秀樓周邊第一批165戶餐飲經營主體動態臺賬,剔除7家因轉讓或停業的商戶,確保改造精準覆蓋;按照“一戶一方案”幫扶指導機制,提供后廚改造、設備更新、就餐區域優化等定制化指導;同時,積極選定黔民烤市、李蘭英湖南面館、袁記云餃等10家優秀餐飲經營主體,作為餐飲示范項目重點打造培育,通過“前改帶動后改、示范樹標桿”力爭年內實現甲秀樓周邊餐飲經營樣貌整體提升。
這種“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做法有效激發了商戶內生動力,目前,甲秀樓片區已有111家餐飲經營主體提交改造方案,65家完成餐飲店面首批升級改造,46家正在逐步施工改造。
硬件升級——從“后廚隱蔽”到“陽光廚房”的蛻變
“以前我們的廚房狹小昏暗,現在改造后寬敞明亮,顧客通過玻璃墻就能看到烹飪過程,生意比以前好了兩成。”位于下護國路的李蘭英湖南面館老板欣喜地告訴筆者。這家有著三十年歷史的老店通過“明廚亮灶”改造,將傳統工藝與現代食品安全標準完美融合,成為片區改造的典范。
據了解,自3月貴陽市餐飲業服務品質提升“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南明區積極推動甲秀樓片區餐飲店通過安裝透明玻璃隔斷、視頻接入展示、“互聯網+明廚亮灶”等方式,將廚房操作間直接展示在消費者面前,讓食品安全“看得見”。截至目前,已有47家餐飲店完成明廚亮灶改造,在已完成改造的商戶中,后廚區域的吊頂、墻面、地面翻新占比較大,就餐區域則聚焦顧客體驗感提升,更多專注于藝術墻繪、節能燈光、防滑地磚等細節改造,推動整體店面與用餐環境的和諧統一。
南明區:以“四心”標準打造高品質餐飲生態圈。
針對以往食品信息公示欄破舊、信息滯后的亂象,區市場監管局統一設計制作了150塊標準化公示欄,將許可證照、人員健康證、量化分級等信息集中展示,目前已更換112塊。同步配發的300套工作衣帽和200本《進貨臺賬》正在發放中,從細節處規范經營行為。“新公示欄不僅美觀實用,更重要的是讓顧客一目了然看到我們的資質,吃得更放心。”文昌南路的裕良國潮新中點鋪負責人如是說。
軟件賦能——從“經驗主義”到“標準引領”的跨越
“餐飲品質提升不能只做表面文章,關鍵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南明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構建了“培訓+考核+示范”三維能力提升體系。針對經營者開展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培訓10余場次,覆蓋221人次;對新入職員工實施“崗前必訓、持證上崗”制度;制作發布“全力打造放心安全的餐飲消費環境”系列宣傳視頻,主要對餐飲店食材存儲、加工制作、餐飲具消毒等各個關鍵環節進行拍攝,向大眾直觀展示規范、嚴格的操作環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定期發布的“紅黑榜”制度。其中,于3月份公布的兩期榜單中,袁記云餃等3家規范經營的商戶登上“紅榜”,24家存在問題的商戶被列入“黑榜”,這種“獎優罰劣”的做法在行業內引起強烈反響。“上榜后很多老顧客都來點贊,這種榮譽比任何廣告都管用。”紅榜商戶代表表示。而黑榜商戶則被納入重點監管名單,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銷號,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
示范引領——從“老字號”到“新表達”的成長
筆者走進下護國路,改造一新的黔民烤市古風黔味燒烤餐廳格外引人注目——青磚灰瓦的外立面保留著傳統建筑韻味,開放式明檔里廚師們身著統一服裝嫻熟烤制食材,墻上的電子屏實時顯示廚房溫濕度和消毒記錄,加工區域的明檔展示讓前來光顧的食客吃得安心、放心。
南明區:以“四心”標準打造高品質餐飲生態圈。
“在本輪餐飲業服務品質提升‘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我們精心篩選10家基礎好、意愿強的商戶作為示范項目重點培育,涵蓋黔菜、小吃、火鍋等多個品類。其中,不乏包整、絲戀絲娃娃、李蘭英湖南面這些扎根本土十年以上的餐飲招牌,通過提質改造,傳統老店月營業額較改造前同樣增長明顯,成為‘老字號新表達’的成功案例。”據南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示范店在保留傳統工藝精髓的同時,積極擁抱現代管理理念。比如,李蘭英湖南面館引入智能系統管理庫存;袁記云餃建立加盟店巡查制度;包整絲娃娃在裝修升級期間邀請監管部門提前審核圖紙,確保功能布局科學合理。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示范建設注重與街區文化肌理相融合。如千翻烙鍋在改造中巧妙融入貴州少數民族蠟染元素;裕良國潮新中點鋪將甲秀樓剪影作為品牌標識;曹狀元街區(甲秀樓以北)的商戶統一采用青灰色調店招,與歷史建筑風貌協調一致……這種“顏值”與“氣質”的雙重提升,讓餐飲空間成為傳播貴陽文化的生動載體。
從“老店煥新”到“非遺小吃升級”,南明區甲秀樓片區的餐飲提質行動,正以“示范引領+全域提升”的模式,推動貴陽美食從“網紅”走向“長紅”。正如一位吉林游客所言:“這里不僅能品嘗地道黔味,更能感受貴陽餐飲的用心與誠意。”未來,這片歷史與美食交融的街區,或將成為貴陽“美食經濟生態圈”的標桿樣本,讓舌尖上的甲秀魅力成為“爽爽貴陽”的又一張金名片。(文/圖 南明區人民政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