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烏克蘭他最可能的結局是什么?
最近,俄烏沖突迎來了全新的進展。
特朗普威脅俄烏要是再不能達成停火將停止介入,俄羅斯單方面停火30小時,似乎俄烏沖突馬上就要迎來大結局了。
作為這場沖突主角之一的烏克蘭,還有怎樣的出路呢?大概率會有三種解決。
第一種是向俄羅斯妥協,用領土換和平,淪為俄羅斯的附庸。
這一種結局的核心邏輯就是打不過就加入,只要不滅國總是有機會的。
當前戰況對烏克蘭很是 不利,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反攻以及對蘇梅的導彈襲擊之后,烏軍的士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挫。
于此同時,特朗普的親俄傾向北約內部出現了明顯的分裂,美國更是明確拒絕與俄羅斯正面對抗。
特朗普與普京那更是惺惺相惜,一旦烏克蘭妥協必然會被迫承認烏東四州及克里米亞等地區歸屬俄羅斯,甚至與白俄羅斯一樣組建國家聯盟。
俄羅斯方面則會承諾免除債務,重建援助,看似誘人,但是代價是徹底喪失主權。
當然,這 只是俄羅斯單方面的算計,歐盟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阻止,最后如何尚不好說。
無論如何,烏克蘭最后都會成為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前線,其內部也可能出現叛亂。
第二是經濟主權的喪失。
俄烏沖突雖然結束了,但是烏克蘭的工業體系已經被摧毀,未來淪為俄羅斯的資源供應地。
出路二死磕到底,賭美國回心轉意,化身歐洲的阿富汗。
這個出路的核心邏輯是拖垮俄羅斯,等待西方救世主的出現。
烏克蘭曾經寄希望于西方軍援翻盤,德國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美國的援助也源源不斷,甚至歐盟破天荒出資購買武器,但是現實很骨感。
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隨著特朗普上臺基本斷供,歐盟雖然援助的決心很大,但是無奈經濟實力及軍工業能力欠缺,短時間內難以幫助烏克蘭扭轉局面。
根據當前的國際現實及戰場戰況,烏克蘭現在如果繼續抵抗的話,烏軍很可能會化整為零打游擊。
但是,烏克蘭國土內大多是平原,缺乏大山的掩護,在俄軍無人機和溫壓彈的碾壓式打擊下,游擊戰的存活率很低。
更殘酷的是特朗普上臺之后對烏克蘭的態度驟變,甚至威脅用斷供星鏈逼烏克蘭簽署礦產換援助的賣國條約。
當前,烏克蘭殘酷的真相令人唏噓。
西方的承諾就像泡沫一樣,美國已經開始逼烏克蘭用礦產抵債,所謂的安全擔保從來沒有底線。
人口危機爆發,戰爭導致烏克蘭人口銳減800萬,征兵年齡放寬到60歲,前線甚至出現了祖孫三代同戰壕的慘狀。
出路三是成立緩沖區,在美俄的夾縫當中躺平生存。
這個出路的核心邏輯是既然當不了棋手,那就做棋盤上的隔離帶。
這個方案看似折中,實際上是大國妥協的產物。
美俄近期秘密談判釋放信號,俄羅斯默認保留烏克蘭西部政權換取北約停滯東擴。
美國則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成為俄歐之間的防火墻。
如果走這樣的路線烏克蘭將效仿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由聯合國維和部隊駐守停火線,但是隱患在于主權。
一旦采取這種辦法,烏克蘭的主權是名存實亡。
俄羅斯控制烏東工業區,美國掌控西部資源,國家被東西分治。
此外,經濟也將走入殖民化。
西方重建援助實為掠奪,美國已經索要數千億美元的烏克蘭礦產,歐盟則會趁機收購黑土地。
那么最可能的結局是什么呢?
最可能的結局就是投降加被迫妥協。
綜合現在的局勢和各方的博弈,烏克蘭最有可能的出路是有限的妥協。
首先是土地的讓步。
承認人俄羅斯對烏東四洲及克里米亞的控制,但仍然宣稱對其擁有完整的主權,從而換取停火。
第二中立換安全,承諾不加入北約,但保留與歐盟的經濟合作。
三就是內部撕裂。
西部親歐勢力持續騷亂,俄羅斯通過代理人政權高壓維穩。
這個結果和邏輯就是美國拋棄烏克蘭,特朗普實現讓俄烏停火的牛,德法無力經濟填坑,軍援觸及天花板,俄羅斯見好就收。
長期戰爭有可能引發國內的政治經濟危機,印證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大國博弈中小國只有兩種命運。
要么當棋手桌上的棋子或者咸蛋或者菜單上的魚肉。
三條出路無論烏克蘭選哪一條最終都難逃被肢解,殖民的命運。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整篇文章吧。
澤連斯基注定是烏克蘭的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