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卵巢老一歲,女人老十歲;卵巢養得好,青春不易老。更加需要關注的是,隨著外界環境影響與熬夜、久坐、節食等不良習慣影響,卵巢早衰已經越來越年輕化……
卵巢早衰有什么癥狀?
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的逐漸衰老是正常的。但如果 40 歲以前出現了以下癥狀,可能是你的卵巢功能出現了問題。
? 月經異常
「月經周期的縮短」是卵巢開始衰老的最早信號,其后會先后出現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稀發(周期變長)、閉經。
? 雌激素水平降低
潮熱出汗、睡不著睡不好,皮膚問題、陰道干澀、性欲減退、情緒不穩定和心律紊亂等。這些癥狀五花八門,卻各個直擊要害。
? 生育力下降或不孕
明明很努力地「造人」,但腹中依舊空空如也。在排查了配偶、子宮、輸卵管異常后,尤其要警惕卵巢功能的減退。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婦科專家丘保潤表示,總結出現以下癥狀,說明已經存在卵巢早衰的跡象。
月經失調及閉經,包括月經量的減少和月經延遲;不孕,沒有卵子或卵子質量差;圍絕經期癥狀,就是平時常說的更年期癥狀,潮熱汗出、煩躁易怒、乏力、失眠健忘、關節疼痛、分泌物減少、性功能障礙等;伴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醫怎么治卵巢早衰?
中醫認為,卵巢早衰與腎精不充足相關,是腎功能衰退在女子生殖系統中的具體體現。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腎氣充盛則天癸(月經)如期而至,卵巢功能正常;腎氣虧虛,則天癸匱乏,導致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的中醫病因:內外因交織的 “健康危機”
1.先天不足:部分女性因遺傳因素或母體孕期調養失宜,導致腎氣天生薄弱,天癸生成不足,為卵巢早衰埋下隱患。
2.后天失養: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節食減肥等不良生活習慣,會損傷脾腎;多次流產、長期精神壓力大等,則易耗傷氣血、氣滯血瘀,使胞宮失養。
3.情志失調:現代社會快節奏與高壓環境下,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頻發,導致肝氣郁結。肝失疏泄,氣血運行受阻,沖任二脈失和,進而影響卵巢功能。
4.疾病影響:慢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損傷臟腑功能,加速卵巢早衰。
中醫調理卵巢早衰:從整體出發的 “治本之策”
中藥調理:以補腎填精、健脾養血、疏肝理氣為核心原則。常用藥物如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紫河車等補腎益精;黃芪、黨參、白術健脾益氣;柴胡、白芍、香附疏肝解郁。此外,根據個體差異,辯證施治。
針灸治療:通過針刺特定穴位,調節經絡氣血運行。溫補腎陽、培元固本,改善卵巢功能。
另外,在中醫理論中,穴位按摩被廣泛應用于調理各種身體問題。特定的穴位可以通過調節氣血、改善臟腑功能來支持卵巢健康。
醫案
患者趙女士,39歲,因生育后月經量逐漸減少,周期延長,最終發展為閉經。同時伴有陰道干澀、白帶減少、潮熱盜汗、煩躁易怒等癥狀。西醫治療采用激素替代療法,但效果不佳,停藥后癥狀復發。
經過辨證,診斷趙女士為腎虛血瘀型卵巢早衰。給予補腎調經湯治療。
方劑組成:紫石英30g、黃精20g、熟地15g、生地15g、覆盆子15g、桔梗10g、梔子10g、石斛10g、菟絲子20g、桑寄生15g、貝母10g、茯苓15g、雞內金10g、路路通10g、臺烏10g、甘草6g。
此方劑旨在補腎填精、調經活血,適用于腎虛血瘀型的卵巢早衰患者。
服藥一個月后,月經來潮,但伴有血塊,顏色黑紅。根據病情變化,對方劑進行微調,并輔以中醫理療和穴位針灸。經過三個月的連續治療,月經恢復正常。
專家介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