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沒有機會擊敗中國?可以說,以前有,現在沒有了。
中美最危險,最容易爆發沖突的是2016年。那時美國并不十分清楚中國實力,認為自己比中國強大。而那時的中國已退無可退,必須一戰,舉全國大部分海陸空精銳力量集結南海。但我們依托地利人和之便利,有信心擊敗美國。
若說美國想靠熱戰爭勝中國,那2016年7月南海對峙就是他們最后的機會窗口。
當時菲律賓整出南海仲裁的鬧劇,美國雙航母戰斗群擺出要掀桌子的架勢,誰料中國三大艦隊精銳齊出,轟-6K掛彈巡航黃巖島,火箭軍數十枚東風快遞進入戰備——這場冷戰結束后最大規模的海上對峙,最終以美軍航母悄然后撤300海里告終。
這場“航母捉迷藏”讓華盛頓驚覺,當中國把殲-20、運-20、遼寧艦這些“大國重器”擺在棋盤上時,西太平洋的軍事天平已然傾斜。
回頭看那場驚心動魄的博弈,美國犯了兩大致命誤判:既低估了我們在南海填礁造島的“基建狂魔”屬性,把永暑礁變永暑島的魔法當兒戲。又誤以為中國軍隊還停留在“大陸軍”時代,殊不知戰區制改革后的海空聯合作戰體系,早把南海打造成了立體防御網。
更諷刺的是,當美軍還在盤算用36輛導彈車就能摧毀中國衛星時,我們的量子通信和北斗系統已實現“星地雙保險”。
就像網友調侃的現在美國情報官忙著用防量子破譯的加密軟件玩,我們科研人員卻在實驗室默默迭代第六代通信技術——這種戰略定力的差距,比航母數量更讓五角大樓破防。
其實觀察美國近年的操作就能發現端倪:從阿富汗撤軍時上演“喀布爾飛人”,到俄烏沖突中讓烏克蘭當“耗材”,華盛頓的離岸平衡術越來越像街頭魔術。倒是中國在南海種島種出了戰略支點,殲-20量產速度超過F-35,003航母電磁彈射讓福特號相形見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