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不存在新聞事件,不存在時效性,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覺得他還活著嗎?”艾琳娜盯著顯示器上那張模糊的監控截圖。
“如果我是他,我會選擇死亡。”調查主管輕嘆一聲,“但如果是陳天佑…他或許正坐在某個我們想不到的地方,喝著香檳看我們的新聞發布會。”
艾琳娜合上筆記本,眼神堅定,“五年追查,七十億美元,三個政府倒臺…這個游戲不會就這樣結束。”
“那么問題來了,”主管將一封匿名郵件推到她面前,“這條'他在迪拜遇害'的消息,你覺得是陷阱還是線索?”
“對陳天佑來說,”艾琳娜冷笑,“死亡可能只是他最后一個金融產品。”
1
人們總說,世界上最危險的不是槍,不是炸彈,而是一支筆。但陳天佑證明,比筆更危險的是一串數字,一個賬戶,一份看似合法的金融協議。
2010年的吉隆坡,這座融合東西方的現代都市正處于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馬來西亞需要一個奇跡,而陳天佑自認為就是那個創造奇跡的人。
他三十出頭,西裝革履,從不系領帶最上面那顆扣子,仿佛在以這種微小的反叛宣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檳城富商之子,劍橋經濟學學士,沃頓商學院MBA,履歷閃亮得令人生疑,但沒人會質疑一個把錢帶進房間的人。
“蘇哈迪先生,您知道新加坡主權基金年回報率多少嗎?”陳天佑站在副總理辦公室里,手指輕敲著準備好的投影片。
“七、八個點?”蘇哈迪放下咖啡杯,對這個年輕人的冒失并不在意。
“百分之十五,去年是百分之十七點三。”陳天佑微笑,“而我為馬來西亞設計的'亞洲未來基金',第一年就能達到百分之二十。”
蘇哈迪挑眉,“聽起來像場美夢。”
“政治需要美夢,先生。”陳天佑向前一步,“一個由您主導的國家基金,投資全球,收益豐厚,這對您競選下屆總理有多大幫助,不需要我多說吧?”
三個月后,馬來西亞議會通過了“亞洲未來基金”的設立,初始資金十億美元。陳天佑成為基金顧問,以及唯一了解資金真實去向的人。
隨后的兩年,陳天佑穿梭于紐約、迪拜、香港和倫敦之間。他找到了華爾街的林世杰,這位華裔投行精英很快明白了陳天佑的計劃——不是賺錢,而是“創造”錢。
亞洲未來基金發行了債券,標稱用于能源項目投資。債務由馬來西亞政府擔保,但資金流向了陳天佑和林世杰在開曼群島設立的空殼公司。
他們制造了虛假投資項目,篡改評估報告,行賄評級機構。每一步都精心設計,每一步都留下后門。
“風險太大了,”林世杰曾警告,“如果被發現...”
“金融史上有句名言:當你欠銀行一百萬,那是你的問題;當你欠銀行一億,那就是銀行的問題。”他停頓一下,“當你偷走一個國家的錢,那就是整個世界的問題了。”
到2013年,亞洲未來基金已經累計融資超過四百億美元,而其中近七十億美元被轉移到了陳天佑控制的賬戶。
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詐騙之一,卻幾乎沒人注意到。
2
2013年的一個夏夜,好萊塢某豪宅泳池畔,香檳在水晶杯中閃爍,模特與明星交織在一起。
派對中央,陳天佑正向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解釋他制片公司的下一個項目,身旁的超模笑得花枝亂顫。
沒人知道這場派對耗費了兩百萬美元,更沒人關心這些錢的來源。在金錢的光環下,問題變得模糊,道德顯得多余。
陳天佑購買了比佛利山莊和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豪宅,收藏畢加索和梵高的畫作,私人飛機內飾全是手工皮革。
他出手闊綽,性格張揚,媒體稱他為“亞洲的蓋茨比”,卻沒人問他的財富從何而來。
他投資了幾部好萊塢大片,其中一部還提名了奧斯卡。他在拉斯維加斯一晚輸掉五百萬美元,第二天又贏回七百萬,賭場經理親自為他開香檳。
“這些錢,”當林世杰提醒他低調時,陳天佑不以為然。
“只是數字游戲。”他喝了口酒,“知道為什么那么多銀行家鄙視慈善家嗎?因為給予永遠不如操控的快感強烈。”
彼時,遠在吉隆坡,亞洲未來基金已經開始出現資金缺口,但蘇哈迪副總理壓下了所有質疑的聲音。他從陳天佑那里獲得了足夠多的“政治獻金”,在下一屆選舉中幾乎鎖定了總理寶座。
陳天佑向他承諾,基金即將獲得中東投資者的巨額注資,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事實上,沒有任何中東投資,只有源源不斷流向離岸賬戶的國家資金。
“我們需要更多的債券發行,”陳天佑對林世杰說,“至少再融三十億。”
林世杰面色蒼白,“市場開始有人質疑了,評級機構打算重新評估。”
“那就換一家評級機構,”陳天佑滿不在乎,“或者干脆買下這家。”
他沒注意到的是,一位名叫艾琳娜的國際調查記者已經注意到了亞洲未來基金的異常。
她曾經報道過非洲軍閥和俄羅斯寡頭的金融犯罪,有著近乎偏執的專注和令人生畏的分析能力。
艾琳娜從基金債券的利率異常開始調查,追蹤資金流向,采訪被拒絕投資的合作方。她像一只螞蟻一樣,默默地啃噬著陳天佑精心構建的財富帝國基礎。
2015年初,艾琳娜發表了第一篇質疑亞洲未來基金的文章,但除了幾個金融博客轉載外,幾乎無人關注。
陳天佑的公關團隊迅速反擊,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且“帶有政治目的”。
艾琳娜沒有放棄,她聯系了更多內部知情人,收集了轉賬記錄,甚至潛入了開曼群島的注冊辦公室。就在她即將掌握決定性證據時,卻接到了報社主編的電話——她的調查被叫停了。
“有人給總部施壓,”主編無奈地說,“很抱歉,艾琳娜,我們必須考慮報社的整體利益。”
艾琳娜憤怒地掛斷電話,她知道陳天佑背后的力量比她想象的更強大。
但她也更確信,這個看似完美的金融天才,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詐騙之一。
3
2015年夏,一份匿名郵件被發送給了全球主要金融媒體和監管機構。
附件包含了數百頁亞洲未來基金的內部文件,清晰地展示了資金如何被系統性地轉移和盜用。
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同時發表了詳細報道,震驚了全球金融市場。馬來西亞股市和令吉匯率在一天內暴跌,引發了東南亞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
陳天佑正在摩納哥的游艇上舉辦派對,當他的手機突然被消息轟炸時,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準備私人飛機,”他對助手低聲說,“立刻。”
四小時后,他的私人飛機降落在迪拜。不到二十四小時內,他轉移了近五億美元到從未曝光的瑞士賬戶,銷毀了大量文件,并啟動了早已準備好的“消失”計劃。
與此同時,蘇哈迪副總理在吉隆坡舉行緊急記者會,否認所有指控,并承諾徹查“惡意謠言”的散布者。
但他的手在講臺下微微顫抖,那些轉入他離岸賬戶的數千萬美元如同定時炸彈。
林世杰則在紐約被緊急召回投行總部問話。當天晚上,他刪除了所有郵件,帶著兩個行李箱和家人飛往加拿大溫哥華的度假屋。
艾琳娜看著電視新聞,嘴角露出一絲苦笑。那份匿名郵件正是她發出的,在被報社封殺后,她選擇了更激進的方式曝光真相。
“游戲開始了,”她自言自語。
當亞洲未來基金的資金去向被進一步挖掘,真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駭人。不僅有七十億美元的資金被盜用,更有數十名政治人物、銀行家和監管官員卷入其中。
各國凍結了陳天佑名下的所有資產,包括游艇、飛機、豪宅和藝術品。好萊塢朋友避之不及,曾經引以為傲的社交圈如同潮水般退去。
陳天佑本人卻像人間蒸發一般消失了。
艾琳娜正在酒店房間整理文件,準備第二天在國際反腐論壇上發言。門鈴突然響起,她通過貓眼看到一名酒店服務員。
當她打開門時,服務員遞給她一個信封,里面只有一張卡片和一串加密的銀行賬號。
卡片上只寫著:“真相比你想象的更危險,趁早收手。——天佑”。
艾琳娜的手因震驚而顫抖,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是一個未知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