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原紅一方面軍第15軍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由徐海東任旅長,黃克誠任副旅長。
這支部隊成員大部分都是烈士后代,戰士們普遍年輕,但是作戰卻極其勇猛,他們曾在長征中創造“兵力不減反增,裝備越大越強”的奇跡,被稱為“鐵血軍團”。
然而,當旅長徐海東因傷停職后,林彪和聶榮臻兩大元帥都擔心無法駕馭這支隊伍,最后還是毛主席推薦一人成功勝任。
這支部隊究竟有多強?毛主席究竟推薦了誰?
“鐵血軍團”紅十五軍
紅十五軍團是在1935年9月成立的,當時,中國革命正處于艱難的轉折時期,國民黨反動派調集重兵對紅軍革命根據地展開了瘋狂的“圍剿”。
然而,革命的火種并未被消滅,在陜甘革命根據地,以徐海東、程子華、劉志丹為代表的革命先輩們,毅然決然地創立一支勇猛善戰的軍隊。
紅十五軍團由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編而成,紅二十五軍自鄂豫皖蘇區出發,歷經艱苦卓絕的長征,轉戰數千里,率先到達陜北,為革命保存了珍貴的火種。
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則長期堅守陜甘邊區,在艱苦的環境中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斗爭,積累了豐富的游擊戰爭經驗。
這三支部隊的順利會師與合編,不僅壯大了革命力量,更實現了不同戰斗風格和作戰經驗的融合,為紅十五軍團成為一支善打惡仗的鐵血雄師奠定了堅實基礎。
1935年10月,國民黨東北軍奉命向陜甘根據地“進剿”,紅十五軍團抓住敵軍孤軍深入、兵力分散的弱點,在勞山地區設下伏擊圈。
戰斗打響后,紅十五軍團的戰士們如猛虎下山,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他們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戰斗意志,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
經過激烈戰斗,紅十五軍團全殲國民黨東北軍第110師兩個團及師部,擊斃敵師長何立中,俘虜37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
勞山戰役是紅十五軍團組建后的首次重大戰役,這次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也極大地鼓舞了陜甘根據地軍民的士氣。
勞山戰役勝利后,紅十五軍團士氣高昂,繼續擴大戰果,1935年10月下旬,紅十五軍團得知國民黨東北軍某團及一個營駐守在榆林橋,決定乘勝追擊。
在戰斗中,紅十五軍團采取了靈活多變的戰術,充分發揮了近戰、夜戰的優勢,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奮勇沖鋒,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經過數小時的激戰,紅十五軍團成功攻克榆林橋,全殲守敵,榆林橋戰役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陜甘根據地,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創造了有利的戰略態勢。
1935年11月,國民黨東北軍第109師和第106師的一個團進入直羅鎮地區,紅十五軍團和紅一方面軍抓住這一有利戰機,決定在直羅鎮地區設伏殲敵。
紅十五軍團與中央紅軍密切配合,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包圍圈,當敵人進入伏擊圈后,紅軍戰士們如雷霆萬鈞之勢向敵人發起攻擊。經過兩天一夜的激烈戰斗,完美取得勝利。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對陜甘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把全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之后,紅十五軍團深入寧夏、甘肅等地,與馬家軍等國民黨地方軍閥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
直到,1937年8月,紅十五軍團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成為抗日戰爭中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
第344旅繼承了紅十五軍團的骨干力量,包括大量久經沙場的老紅軍戰士和基層指揮員。
1938年4月,第344旅在晉東南地區參與反“九路圍攻”,重創日軍,但是旅長徐海東在和日軍展開白刃戰時,不幸被日軍子彈擊中,重傷昏迷,被緊急送往后方醫院救治。
因傷勢嚴重,徐海東不得不長期住院治療,無法繼續指揮部隊,這時誰來擔任第344旅成為一個大難題。
主席究竟推薦了誰?
徐海東因傷病離職后,中央軍委想要林彪或者聶榮臻來接替這個旅長職位,林彪和聶榮臻在抗日戰爭時期都是我軍的高級將領,在八路軍中擔任重要職務。
當時林彪正擔八路軍115師師長,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之一的重要指揮官,他在平型關大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指揮部隊取得了對日軍的重大勝利。
而聶榮臻則擔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全面負責根據地的軍事、政治和根據地建設工作。
然而,兩人都擔心無法駕馭344旅這支“鐵血軍團”,因為這支部隊的戰斗力非常大,而且紅15軍團在改編初期,部分干部存在“山頭主義”傾向,對中央紅軍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有時不夠重視。
徐海東推薦副團長田守堯接任,但毛澤東認為其指揮能力不足,若由田守堯繼任可能加劇排外情緒。
在毛主席再三思慮下,決定任命楊得志擔任第344旅旅長,楊得志曾在紅軍強渡大渡河時,率紅1團17勇士打頭陣,為紅軍主力開辟了通路,并指揮部隊突破國民黨軍防線,為紅軍北上創造了條件。
楊得志的英勇戰績讓344旅全體成員為之佩服,但是他到任后并未強行改變部隊結構,而是通過深入溝通、關心戰士生活逐步贏得信任。
之后,楊得志率部轉戰冀魯豫,在冀魯豫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百團大戰時指揮部隊參與正太鐵路破襲戰,重創日軍交通線。
1947年,楊得志指揮晉察冀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1.7萬人,扭轉了華北戰局,后來又參與解放天津,為全國解放奠定基礎。
第344旅通過整編融合和實戰錘煉,成長為解放軍的“常勝之師”,為解放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紅十五軍團和第344旅的英勇事跡和戰斗精神也在人民軍隊中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本期文章就到這里了,歡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點點關注,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4-09-15:是什么人讓蔣介石極為忌憚、讓毛主席極為敬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25-03-28:重溫經典戰役|午城井溝戰斗:115師五晝夜殊死決戰 粉碎日軍西渡黃河企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