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中國軍隊1萬9千人,擊潰中方三個團又四個營的兵力,擊毀坦克在內各種裝甲車輛76輛,各種軍車52輛。”
越南媒體《越南新聞》在2022年搞出的這個大新聞曾嚇了無數中國軍迷一大跳,該媒體刊登的文章《“邊境戰爭”考驗》,大肆報道當年中越諒山戰役的損失慘重,但關于自己在戰場上的損失,卻又只字不提。
(70年代的解放軍)
那么越南人在這場戰役中,到底損失幾何呢?這篇報道真的可信嗎?
或許從西貢到河內,整個越南,沒有人有臉再提。
(諒山戰役)
中國軍隊的損失有多大?
從數據上來看,越南人拋出來的這番數據,絕對是信口雌黃而已。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諒山戰役的背景,1979年3月1日,中國軍隊從廣西方向出兵,對諒山發起了總攻。
與此同時,越軍依托諒山的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進行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和山地戰,最終中國軍隊成功占領了諒山市區。
(諒山戰役)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戰役當中,中國一共動用了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該部第149師轉入云南方向作戰)等多個軍級單位,保守估計動用兵力達十萬人左右。
而該戰役的主力部隊,同時也是承擔該戰役大部分主要作戰任務的部隊,是廣州軍區下轄的55軍和43軍,網上公開資料顯示,兩支部隊的總兵力約為83000人,
而從作戰烈度來看,這83000人極有可能承擔作戰中的絕大部分傷亡。
(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
按照部隊傷亡達10%就將難以支持作戰的“國際說法”,如果中國軍隊真的傷亡到了如此地步,那么又怎么可能僅用四天就順利拿下諒山。
當然以中國軍隊一向敢于犧牲不怕死難的作風,確實有可能頂著如此大規模的犧牲,迅速攻克城鎮。
(當時的參戰部隊)
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當時的主力部隊大部分都在柬埔寨一側,與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作戰。
留在諒山作戰的越南部隊,主力部隊只有金星師第三師和第338師,其他部隊則是民兵組織和“二流部隊”。
當然事后,越南又調來了第327師、337師兩支部隊,但這兩個部隊,同樣二流水平。
(當時的越南軍隊)
而根據當年參戰軍人的回憶,越南主力的第338師在與廣州軍區第43軍的接觸中,一觸即潰,那么這就意味著,越南僅靠金星師第三師一個作戰主力,外帶大量民兵就給中國軍隊造成了19000人的傷亡,這同樣不和常理。
而且既然越南軍隊能夠給中國軍隊造成如此大規模的損失,那么又怎么可能只用四天時間,就宣告諒山失守,這更是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所以中國軍隊的傷亡數字,絕不可能在19000人以上。
)
越南的傷亡
那么,可信的答案是多少呢?
由于中國軍隊僅公開了云南一線的作戰傷亡數字,加上云南戰役和廣西戰役的激烈程度不同,所以很難得出一個確切的數字。
(當時的參戰部隊)
那么不妨轉換一下思路,越南在這場戰斗中的又有多少損失呢。
根據越南網絡媒體公布的資料,諒山戰役中,越南最精銳的金星師第三師,這支擁有12000名官兵的部隊,共計陣亡792人,傷殘1008人。
而協防的337師陣亡650人,338師陣亡260人。將這些數字加起來,越南參戰部隊總共僅有約1702人陣亡,1268人傷殘。
(越南軍隊)
這樣的數據與越南新聞所宣稱的“殲滅中國軍隊1萬9千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越南軍隊真的能夠給中國軍隊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那么他們怎么會僅僅堅守了四天,就被迫撤軍?
同時,如果諒山戰役的烈度之強全世界都有定論。從戰場遺留的痕跡和戰后的實地調查來看,越南軍隊的陣地被中國軍隊的炮火摧毀得面目全非,許多防御工事被夷為平地。這足以說明中國軍隊的火力之猛烈,以及越南軍隊所承受的炮火打擊之沉重。
在這樣的烈度下,越南軍隊能夠殺傷1萬9000名中國軍人的話,又怎么會只有這么點損失?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越南軍隊絕不可能只有這么點傷亡)
尤其是金星師第三師,越南官方承認,該部確實沒有成功履行阻擊中國軍隊的任務。
很多中國軍人對此則認為,金星師第三師確實可圈可點,但越南其他部隊表現較為糟糕。金星師第三師未能抵抗中國攻擊,主要是在救援友軍的情況下,過于疲于奔命。
那么按照這樣的情況,金星師第三師勢必將承擔越南在本次戰役中,絕對可以承擔起越南的主要傷亡。
那么從這里進行分析,金星師第三師的傷亡人數,又怎么可能只有1800人?
(當時的越南軍隊)
所以,從戰場實際戰況、戰后相關報道以及越南方面的其他公開資料來看,越南新聞所宣稱的“殲滅中國軍隊1萬9千人”顯然是不可信的。
而他們宣傳的己方兵力傷亡不多的宣傳口徑,也是站不住腳的。實際上,越南在諒山戰役中的損失遠不止他們所公布的那些數字。
所以從真實的情況來看,越南的傷亡數字和人數應該也是突破了萬人大關。否則,越南集結總共4萬人兵力,不可能僅僅堅持四天就宣布撤退,將戰略要地諒山交付給中國軍隊的手里。
或許他們公布的中國軍隊傷亡19000人的數字,實際上更接近他們自己承擔的傷亡代價。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越南考慮在歷史教科書中增加中越戰爭等內容篇幅》 2、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3、中國新聞網《戰史今日2月17日: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