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眾多的傳統文化中,對聯一直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既可以陽春白雪,又可以下里巴人,可謂是雅俗共賞,并且對聯和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密不可分了,無論是節日,還是紅白喜事,都離不開對聯的加持。
對聯最早起源于唐末,明清的時候,對聯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甚至可以和唐詩宋詞想媲美,有學者認為,明清的對聯比詩詞的地位還要高,上到皇帝,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喜歡對對子這種娛樂游戲。
明朝的時候,有一位神童叫解縉,此子從小就十分聰明,五歲就熟讀四書五經,七八歲就能吟詩作對,解縉十歲的時候,家里為他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并邀請了很多文人墨客,他們早就聽聞解縉的才華了得,于是就有人想試探一下,便對解縉出了一句上聯:凍雨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這是一句典型的拆字聯,凍和灑都是水字旁,一個是兩點,一個三點。
此時下人送來一盤西瓜,解縉看到西瓜后便來了靈感,對出一句技驚四座的下聯:切瓜分客,橫七刀豎八刀。
這句下聯也是一句巧妙的拆字聯,“切”字拆七刀,把“分”字拆八刀,前后呼應,堪稱絕對。眾人聽到這句下聯后都贊嘆不已,表示神童果然名不虛傳。
對聯到了現在,依然有很多忠實的粉絲,他們不僅為對聯的傳播和宣傳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給這些傳統文化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
林悅然就是一名對聯愛好者,她還是一名語文老師,小時候,林悅然就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詩詞對聯,林悅然都能信手拈來,讀大學的時候,林悅然選擇了漢語言文化專業,大學畢業后,林悅然去了鄉村的一所小學支教,當語文老師。
支教的條件雖然很艱苦,但能把知識傳播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林悅然心里覺得這是一件偉大的事,于是便下定決心,哪怕支教的時間到了,也要留在這里。
林悅然上課的方式深得學生們的喜歡,經常在課堂用對聯來活躍課堂氣氛,一次課上,林悅然出了一句上聯:古今中外同日月,
這句上聯非常有哲理,無論是時間怎么變換,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我們看到的都是同樣的太陽和月亮。
這時班長站了起來,對出了一句堪稱絕妙的下聯:天南地北共春秋。
此下聯讓老師都豎起了大拇指,各位網友對此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