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代表委員是聯系人民法院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實現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2024年,榆林中院不斷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工作,走訪代表委員、邀請代表委員走進法院、旁聽庭審、見證執行……他們對過去一年榆林法院工作如何評價?又有何建議?一起來傾聽代表委員們的聲音吧!
聚焦2025年榆林“兩會”,榆林中院推出【代表委員看法院】欄目,請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來看代表委員眼中的榆林法院,共同描繪法治榆林高質量發展藍圖。
任紅艷
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榆林華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向綠而行,守護大河安瀾
作為一名大代表,我深感榮幸能夠代表人民發聲,參與并見證榆林法院在守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擔當作為和不懈努力。
黃河自榆林府谷縣墻頭村流入陜西,據我了解,幾年前,這里還是“黃肥綠瘦”“山禿水濁”。如今,滿目青綠,生機無限。由“黃”到“綠”的變化是榆林法院踐行“兩山理念”,不斷健全環資審判機制、積極履行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依法打擊黃河流域內各類破壞污染環境犯罪行為,公正高效審理涉黃河環境資源案件,為藍天碧水凈土筑起堅不可摧的法治屏障的生動體現。
2024年來,榆林兩級法院依法審結非法采礦、非常占用農用地等環境資源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790件,讓法律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強化區域司法協作,推動黃河“幾”字灣五省七市中級法院攜手守護黃河安瀾;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積極探索“異地補植復綠”生態修復活動,設立司法保護教育實踐基地,建成萬畝司法公益林,實現環資審判法律效果與生態效果的有效統一。
黃河寧,天下平。在新的一年,希望榆林兩級法院繼續發揮好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不斷提升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對黃河長久安瀾的美好期盼。
編輯:李華菊
審核:張建磊
榆 林中院宣教處制作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