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 忘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逐步減弱,腦力逐漸減退,出現記憶力差、健忘等癥狀。進入老年,腦力減退更明顯,常出現健忘失眠、精神疲倦、神疲乏力等腦力減退現象。可伴有不思飲食、口淡乏味、心悸心慌、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對癥穴位:太陽、風池、肩井、腎俞、腰陽關、命門、足三里、三陰交。
指壓手法:俯臥位,用雙手手指按揉患者顳部(太陽穴)、視神經交叉點(風池穴)、頸項(肩井穴)。腦為元神之府,頸項上承頭面,下續軀干,活動多而易勞損,頭面頸項按摩具有祛風通絡、寧神開竅的作用。然后再從上到下揉脊柱(督脈),按揉夾脊(膀胱經線,在脊柱兩側夾脊肌肉隆起的中央),重點按揉腰骶部的腎俞、命門、腰陽關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故腰背部按壓保健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機體衰老、防大腦老化的作用。
最后,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摩腹,揉胃脘,摩臍,揉天樞,摩丹田。按揉足三里、三陰交。
健忘多因思慮過度、脾虛生化乏源、心腎不足、腦髓失養所致,治療的方法應是養精填髓、益氣養血、化痰通竅、滋陰補腎、祛痰醒腦。除了藥物及食物治療外,推拿治療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患者應多參加集體生活,避免生活孤單,適當參加一些體力鍛煉,如每天堅持30分鐘的步行等,可以讓患者體質增強、全身血液循環充分,腦部得到的營養和氧氣增多。
貳
眩 暈
眩暈是目眩、頭暈的意思,癥狀比較輕的閉上眼睛就可以止住,癥狀重的可以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甚至昏倒等。本病在現代醫學中,包括內耳性眩暈、腦動脈硬化、高血壓、頸椎病、貧血、神經衰弱、腦震蕩后遺癥以及某些腦部疾患等。眩暈發生的原因有肝陽上亢、痰濁中阻、腎精不足、氣血虧虛、瘀血內阻,而以肝陽上亢、氣血虧虛多見。
1.肝陽上亢
癥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增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
對癥穴位:心俞、肝俞、腎俞、命門、曲池、三陰交。
指壓手法:用全掌放在治療部位,即患者心俞、肝俞、腎俞、命門等穴位做按壓,每穴約1分鐘。同時可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將患者曲池穴部位夾持、提起,并同時揉捏,動作要輕柔,按揉三陰交每穴約1分鐘。
2.痰濁中阻
癥狀:眩暈,頭痛,胸脘痞悶,泛泛欲嘔,少食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對癥穴位:中府、云門、足三里、豐隆、脾俞、胃俞。
指壓手法:用掌根按壓中府、云門、足三里、豐隆、脾俞、胃俞,著力于受術穴區,先輕漸重、由淺入深地向下按壓。同時做或左或右的小幅度回旋揉動,并帶動受術皮膚一起環轉,使之產生內摩擦,待得氣后,稍作停留再繼續按揉3~10秒,再逐漸邊按揉邊由深層返回至淺層,反復操作5~10分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