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徐新星
4月19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主辦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年作家周寶宏的長篇小說《東風吹來》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辦。這部作品入選全軍重點扶持作品、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項目,是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精品文學創作出版平臺暨“文學創業板計劃”首批成果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二炮兵副政委、原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會長程寶山指出,反映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文藝作品眾多,比如長篇報告文學《大國長劍》、長篇小說《天嘯》、長詩《火箭碑》,還有電視連續劇《導彈旅長》《石破驚天》《天嘯》等。這些作品都較為深刻地描繪和揭示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歷史,都是“東風”文化的代表作。而青年作家周寶宏的長篇小說《東風吹來》,著重描述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年輕一代官兵的從軍生活。盡管他們是在前一代人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基礎上,但他們作為中國導彈部隊的新鮮血液、新一代的火箭軍人,與他們前輩的“東風”情懷是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的。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認為,《東風吹來》一書全景鋪開軍旅生活群像,作者下筆細膩、娓娓道來。這部作品讓人很快地能夠進入到其中,小說塑造了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另外,作家在敘事方式上也有不少亮點,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轉化的時候十分干脆,且沒有規避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彰顯了作家創作的勇氣與擔當。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談到,在某種意義上,《東風吹來》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在小說主人公李寒雨身上有很多作家生活中的言行。這部小說創作有兩個文學的原鄉,一個是寬城,這是作者從小長大的地方,另一個是軍旅生活的他鄉,也是他的文學原鄉。一個轉業軍人繼續書寫“東風吹來”,在轉業之后在地方工作仍然不失軍人本色,這種軍旅情結很打動人。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副主任廖建斌指出,《東方吹來》塑造了以李寒雨為代表的新時代軍人形象,豐富了軍旅文學畫廊的經典人物。和豐杰創作的長篇軍旅小說《斑斕》相比,這部小說也有很多一脈相承的地方。《東風吹來》節奏明快、主題向上,是一部青春勵志的軍旅題材小說,也是一部浪漫而溫情的青春之歌。
河北文學院副書記衛瑋指出,河北有悠久的紅色文化傳統,從李大釗“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的豪邁誓言,到狼牙山五壯士縱身一躍的壯烈決絕,河北當代文學史上涌現了一批成為“紅色經典”的長篇小說,《烈火金鋼》《戰斗的青春》《敵后武工隊》《紅旗譜》《播火記》《小兵張嘎》等,留下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形象。周寶宏汲取著河北這些紅色經典的營養,他筆下的人物有堅實的生活、思想土壤。
承德市作家協會主席王琦介紹,承德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個文學積淀非常深厚的城市,郭小川、劉章、何理、何身、郭秋良等一代代作家抒寫了承德文學輝煌的過去。以周寶宏為代表的新一代優秀青年作家為承德的文學創作注入新的血液。
“這本書的血和肉來自家鄉,其骨和魂來自部隊。”周寶宏分享了創作感悟,從華北最大水庫潘家口水庫,到燕山主峰都山,從板栗之鄉京東板栗,到家對岸的喜峰口長城,家鄉給了他觀察世界的瞳孔和素材。作為他的第二故鄉,部隊鍛造了他書寫世界的脊梁。每個人的職業不同,但生命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里經歷著不同的階段,《東風吹來》就是無數個戰友的青春,身披戎裝的樣子,是生命里很珍貴的部分。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