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讀萬卷書知古今之智慧,行萬里路緝天地之精微。”研學,無疑是靈動的、行走的課堂。首師大附屬回龍觀育新教育集團沙河中學緊跟教育創新的步伐,積極響應教育新理念,大力推行研學活動。學校依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研學方案,致力于為每一位學子鋪就一條知行合一的成長之路。
初一全體學生初二部分學生150多人參加了這次研學活動,地點是江西。江西,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秀麗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物產……本次研學,學校精選了三個城市:南昌、景德鎮和廬山。
我們到南昌啦!
此刻我們腳下是英雄城南昌的熱土,前方是千年瓷都景德鎮的匠心,頭頂是廬山‘不識真面目’的云霧——這趟旅程,既是地理上的奔赴,更是精神上的攀登!
4月8號早晨,一下火車,直奔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孩子們站在滕王閣下,齊聲朗誦《滕王閣序》。
4月8號下午,八一廣場開營儀式。
申校長給孩子們講這次研學旅行的意義:研學旅行不光是旅行,更多的應該是學習。換一個地方、換一個環境,仍然是課堂。要記住我們的誓詞:愛心、教養、理想與擔當,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做一個卓越的育新沙中人!
初一年級主任彭玉玲老師講話中說到:作為老師,我送給學生三把研學的“鑰匙”:
第一把,南昌的“紅色鑰匙”——在八一紀念館,請觸摸歷史的厚度,思考“新時代少年的責任”。
第二把,景德鎮的‘泥土鑰匙’——在親手拉坯的震顫中,體會‘百次失敗才能成就一件完美瓷器’的堅持;
第三把,廬山的‘自然鑰匙’——用腳步丈量李白蘇軾走過的山徑,讀懂‘堅持到底方見云開’的真理。
在八一廣場的紀念碑下,我們仿佛聽見了打響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我們仿佛看見了我們的軍旗冉冉升起;我們也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爭革命精神。
4月9號上午,我們參觀了江西省博物館,遇見了很多很多 “全國第一、全國僅有”:省博物館館藏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大家認真的聽講解記筆記。
4月9號下午,我們前往景德鎮。
景德鎮的第一站陶陽里,正所謂:千年窯火陶陽里,皇家瓷器誕生地這里真算得上是“陶瓷界的珠穆朗瑪”,師生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御窯博物館,徐家窯舊址。
4月10號上午,“陶藝匠心三寶村”,我們在三寶村玩泥巴!孩子們親手做出了滿意的作品,老師們也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成品期待中!
4月10號下午,茶瓷舊道——瑤里古鎮。“天上瑤池,地下瑤里”,真乃人間仙境。同學們看青山綠水、畫夢里水鄉,探究瑤里古鎮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陶瓷文化。
4月10號晚上,陶溪川。
4月11日,“詩意望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上午,我們參觀了美廬別墅,探尋偉人足跡。
下午,走過錦繡谷——不識廬山真面目,杜鵑歡迎我,猴群來開路。
晚上,我們的閉營儀式。主席講大風天氣注意安全,孩子們表演小節目,校長總結這次研學活動并給孩子們分蛋糕,孩子們開心地分食蛋糕。
4月12日上午,海內第一書院——白鹿洞書院。
4月12號晚,依依不舍告別江西,150多名同學和老師安全到達學校。
學習小達人
愉快的用餐時光
酒店住宿住宿
研學不僅是觀光,更是是用眼睛記錄、用雙手實踐、用心靈感悟。
我們——以團隊為舟,互幫互助破浪前行;
以問題為燈,主動探索未知領域;
以安全為尺,時刻牢記師長叮囑。
愿這趟江西之行,淬煉出孩子們更堅韌的品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