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中美信息結構不對稱,正處于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關稅戰和兩國關系緊張之際,知己知彼,最為重要。但美國精英階層對中國的了解,遠遠落后于中國精英階層對美國的了解。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間,有數以百萬計的留美學生,研習美國最前沿的學問,人才輩出,留美海歸派進入不同領域的決策層,摸透美國的脈動,但美國來華的留學生卻只有幾千人,疫情后更是鳳毛麟角。這導致中國的“知美派”越來越多,但美國的“知華派”越來越少,兩者人數不成比例,也嚴重損害兩國的關系。
美國政界精英對中國的看法充滿了刻板印象,最近美國副總統萬斯說中國人是農民(Peasant),不僅暴露了他的狂妄自大,更顯示美國決策者對華無知的危險。特朗普周邊的幾位對華顧問都是非常意識形態,充滿冷戰思維,陷入一種“零和博弈”的框架中,誤判中國的崛起是對美國的威脅,甚至最后不惜搞砸自由貿易系統,高筑關稅壁壘,讓美國的知華派扼腕不已。
中國的留美精英近年發現,美國民主制度的崩壞源于社交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很厚的信息繭房,讓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同溫層和回音壁中,導致很多演藝性強的極端主義抬頭,成為網絡上的主流,影響千家萬戶。一個自媒體博主可以左右千萬粉絲,獲得巨大經濟報酬,但也刺激各種荒腔走板的言論成為主流,導致政治兩極化嚴重,民粹主義盛行,內耗厲害,美國民主再也不能有整合功能,而是成為反智與極端主義的溫床。
美國媒體報道中國,絕大部分都是意識形態掛帥,九成都是負面報道。也許受到海外民運勢力和各種反華勢力影響,美國媒體都是熱衷報道權力八卦和很多小道消息,對于中國社會的進步都視而不見,見而不聞。
因此,每天被美國媒體貶損的中國,為何突然成為最大工業國,碾壓美國,而美國關稅戰只害了自己。這都是美國缺乏知華派的尷尬,無法準確了解中國。
中國熟悉海明威和福克納的讀者,遠遠多于美國熟悉魯迅和沈從文的讀者。不少中國人長期以來都是對美國仰視,知識界很多人都是“以美為師”,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快步進入美國所鼓吹的全球化系統,服膺于自由貿易理論,爭取資金、人才和技術的自由流動,創造全球更繁榮的社會。但如今美國自毀長城,反而由中國來捍衛WTO的原則,成為歷史的巨大的諷刺。
今天中國可以平視美國,既學習美國的優點,但又看到美國的缺點,知道特朗普政府不等于美國社會。中國的知美派都認真學習美國的優勢,如華為領導人任正非,當年耗巨資邀請IBM的專家來華為教授組織改革,成為民企變革的先鋒。中國幾百萬的留美學生在抗擊特朗普政府霸權之余,也和美國民間社會緊密交流,支持中國單邊免簽開放,讓美國更多民眾認識真實的中國,不要被美國媒體和精英階層所誤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