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幫你扶著梯子,你爬上去注意安全。”
“打雷了,馬上要下雨,大家加把勁,爭取今天多摘一點。”
4月21日,谷雨節氣后第一天的清晨,趁著雨水暫歇,淳安縣富文鄉茶葉員章中良帶著附近村里10來名采茶阿姨到雪坑源采摘茶葉。
雪坑源,是兩山相夾的一座山谷,谷底一條溪流、一條古道。
很多人知道它,是因為每年初春海拔500至800米的山谷間千畝野櫻花盛放。
去年1月,章中良為探尋富文茶文化之源走進了雪坑源。“太驚喜了!從發現谷口的兩棵古茶樹,一直延伸向山谷深處,看到了遍布一整座山谷的古茶樹群?!闭f起當時的經歷,章中良眼底還是透著不可思議。
這是迄今為止杭州發現的最大一片古茶樹群。
古茶樹干比成人手臂還粗
采茶要爬兩米多高的梯子
從富文鄉政府出發去雪坑源,先要行車經過一條僅容一輛車通行的小道。
10多分鐘后,車子到達一個停車場,這是為了方便保護古茶樹,不久前新建的。
下車后徒步登山,山路很窄,最寬的地方勉強兩個人并排。
一路可謂野趣十足——郁郁蔥蔥的山林間,四周的樹木高聳,樹干粗壯,樹皮上覆蓋著青苔和藤蔓,顯得古老而滄桑;橫生的枝杈常常擋住前行的路,輕輕撥開,腳下又會踩到剛露頭的鮮筍;空氣中還彌漫著泥土、樹葉和不知名野花的清新香氣。
“你們腳邊就是古茶樹?!弊吡艘粫?,章中良指著路邊一叢矮樹說。
和平時看到栽種在緩坡梯田上的茶樹不同,這些古茶樹生長得自由散漫,樹枝相互交錯,一看就是太久沒打理了。具體哪幾棵是茶樹,我們還再三辨認了一番。
“這些古茶樹是灌木型中小葉種,都屬于鳩坑種?!闭轮辛颊f,去年發現后,浙江農林大學專家截取了一段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樹齡大多在120年至160年。
4月4日,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組織專家,對古茶樹群的15株古茶進行了現場調査及樹齡檢測,4月22日出爐的古茶樹樹齡檢測報告顯示,最小的170年,最老的235年。
剛剛出爐的古茶樹樹齡檢測報告,最小的170年,最老的230年。
除了采茶背簍,章中良還背了兩架梯子,我們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
滿山的古茶樹,有的生長在路邊,彎下腰就能采摘葉子;有的長在溪對面的峭壁上,要趟過水才能采到;還有的足有三四米高,只能爬上梯子再伸手摘。
摘下來的青葉和常見的龍井43號等茶葉也不同,雖然也以“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方式采摘,不過古茶樹的葉片更長、更肥厚,香氣也更濃郁。
“去年我們嘗試把這些茶葉做成綠茶和紅茶,滋味確實不一樣,有獨特的‘叢香’。正如陸羽在《茶經》里所寫:‘茶者,其地,上者生爛石’,意思是最好的茶葉生長在亂石縫中或亂石林立的地方。說的正是這片古茶樹生長的環境?!?/p>
越往山谷里走,古茶樹長得越大,有的樹干比手臂還粗,用蒼勁虬枝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根部的經脈相互纏繞,青綠的苔蘚覆蓋在樹根上,特別搶眼。
為溯源尋遍群山
古茶樹以前是村民收入來源
這片古茶樹群是怎么發現的?
章中良詳細介紹了發現經過——
那是2023年的下半年,當時富文鄉正在建清平茶源館——一個展示富文清平源流域栽茶歷史的茶文化館。為了追根溯源,他們就想在富文鄉境內尋找古茶樹。
富文清平源流域種茶歷史悠久,民國時期就是淳安主產茶區。改革開放以來,富文鄉也是淳安縣茶葉生產重點鄉鎮。其中,“清平源”牌千島湖龍井茶還曾獲淳安縣首座“中茶杯”。目前,富文全鄉的茶葉面積達到7000余畝。
為了尋找古茶樹的蹤跡,他們可謂翻山越嶺。
先去了與建德交界的一座山,從建德方向開車直達山頂后,再一寸寸地向淳安這邊摸索。但山上荒得太久了,尋找的進度緩慢。
去年一月一場大雪后的山里
想到古時候僧侶多種茶,他們又來到了鄉里的烏龍寺。從老村民王順根口中得知寺院后面有座茶焙山。王順根還說,其祖上遷居到茶焙山時,山上就有茶樹,而且當地還流傳著一些關于古茶樹的民間傳說?!爱敃r光聽名字就讓我很激動,因為既然叫茶焙山,那應該種了茶樹;而且‘焙’也是以前村民做茶的一種方式?!闭轮辛颊f。
根據王順根的描述,去年一月的一場大雪后,章中良他們一頭扎進雪坑源茶焙山區域,發現了成片的古茶樹群。之后,又在荷山、王子谷等山谷都發現了古茶樹。
這片古茶樹以前為什么沒人注意呢?
據當地人介紹,這片古茶樹以前屬于富文鄉青田村雪坑自然村。
“在2007年雪坑、青田兩村合并之前,這些古茶樹是村里人的主要收入來源,當時他們也會對茶樹進行管理。但2009年整村從雪坑源遷居到山下新村后,大家紛紛開起民宿、農家樂,山上的茶樹就沒人打理、茶葉也沒人采摘了?!闭轮辛颊f。
一直到去年,對山谷進行修整后,掩沒在樹林中的古茶樹才得以“重見天日”。
填補杭州古茶樹保護“空白”
即將亮相第七屆國際茶博會
富文發現古茶樹群,這一情況引起了多方關注。
富文鄉既是杭州市“聯鄉結村”第33幫扶集團結對地,也是浙江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實踐基地。
為此,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郭清曄多次帶隊前往雪坑源探訪這片古茶樹群,杭州市林水局、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淳安縣政協、淳安縣林業局、浙江農林大學等也多次前往實地察看。
杭州市政協主席馬衛光赴淳安縣調研鄉村共富工作時,也走進了雪坑源,詳細了解古茶樹分布、種類、保護等情況。
為何大家對這片古茶樹群如此上心?
“這是迄今為止杭州發現的最大一片古茶樹群,對于進一步加強茶種質資源保護、弘揚茶文化、擦亮‘杭為茶都’品牌具有重要意義。”郭清曄說。
原來,杭州雖以“茶都”聞名,但目前已被列入浙江省古樹名木名錄的94棵古茶樹中,杭州一棵都沒有。即使是早已揚名的“十八棵御茶”、“鳩坑茶樹王”,也都沒經過古樹認定。
所以,對這片樹齡在120年以上的古茶樹群進行認定和保護,將豐富杭州茶葉發展歷史。
去年開始,富文鄉就積極開啟古茶樹群保護工作,一方面將古茶樹從村民們手中流轉到村集體,并沿著古道在茶園核心區域安裝了監控,防止人為破壞;另一方面,挖掘茶文化歷史資源,完善茶園基建,打造古茶樹打卡點等,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
“我們還考慮對古茶樹群進行開發,采摘一芽一葉、一芽兩葉、一芽三葉,試制紅茶和綠茶,找出最適合古茶樹的制茶方式。”富文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葉紅霞說,接下來,希望通過對雪坑古茶的開發,把全鄉3000畝荒蕪茶園帶動起來,促進村民增收。
悄悄劇透一下,今年制作的雪坑古茶,將在5月21日的第七屆國際茶博會上請大家品鑒。
記者 宣濤 視頻 林葉楊 攝影 周濤
淳安微融圈 方紅霞
我們大杭州新媒體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