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光爬上
納雍縣鬃嶺鎮坪箐村的
山神箐大山時
霧翠茗香茶園迎來第一縷陽光
此時,坪箐村的茶農們已背著竹簍上山
開始了又一天的春茶采摘
海拔2300米的梯土間
6590畝茶樹沿著山勢蜿蜒成行
茶園與云霧晨光交織
勾勒出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畫卷
綠色生金的前夕
鬃嶺鎮曾“一路向黑”
多年前
這里曾是有名的煤礦開采區
生態環境狀況堪憂
得益于生態修復工程的持續推進
退耕還林和石漠化治理
讓煤灰里的鬃嶺褪下了舊面貌
變身為“全國十大最美茶園”之一
帶領周邊群眾
走出了一條生態惠民的振興之路
這樣的綠色傳奇
在黔西北高原處處可見
大方縣穿巖社區的石漠化山體上
成片杉樹高聳入云
赫章縣海雀村的沙土地里
華山松林郁郁蔥蔥
金沙縣的廢棄煤矸石山
連片金秋梨園生機勃勃
這些生動的綠色變遷
正是畢節市生態轉型的縮影
圖片來源:大方融媒
自2021年以來
全市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438.42萬畝
石漠化治理面積1000平方公里
隨著畢節市生態環境保護進程穩步推進
石漠化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昔日荒蕪的山丘
已蛻變為郁郁蔥蔥的林海
成為生態恢復的典范
羅大富 攝
在畢節這片土地上
關于生態蛻變的經歷不止于此
四月將盡
赫章縣海雀村林蔭成海
每一片樹葉都記錄著
貴州省首張集體林“碳票”的誕生
三年前
海雀村完成了
首筆碳減排量2620噸的碳票交易
成交價14.41萬元
林業“碳票”讓村民們見證了
家門口的萬畝林海
變成“綠色銀行”的歷程
余健攝
截至目前
全市已累計發放林業碳票6張
包括市級林業碳票5張
和省級林業碳票1張
覆蓋森林面積達到7.46萬畝
對應碳減排量為30.78萬噸
近年來
畢節市深入貫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指導
全面推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市林業產業已形成
林下經濟、特色林業、森林康養
碳匯交易等多業并舉的格局
實現了生態治理與綠色經濟的協同發展
徐再起 攝
逐綠而行,點綠成金
從山神箐大山的霧翠茗香茶園
到黔西北高原的片片林海
畢節市正以先行先試的擔當與氣魄
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區
努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幸福不動產”
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合格答卷
來源:微信公眾號“云上畢節”作者:鄭語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