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馬克龍試圖吸引研究人員赴法,借此‘敲打’美國”,彭博社以此為題報道稱,法國總統馬克龍正以一種毫不掩飾的方式,向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影響的美國研究人員拋出“橄欖枝”,試圖將他們吸引到法國。“在法國,科研是重中之重,創新是一種文化,科學是一片無垠的天地,”馬克龍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發文寫道,“選擇法國,選擇歐洲!”報道提到,就在發帖的數小時前,馬克龍會見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三方就俄烏沖突、中東局勢和貿易問題進行了討論。
馬克龍(資料圖)
據報道,為加快吸引全球科研人才赴法工作,法國政府將推出“選擇法國科學”平臺。據介紹,“選擇法國科學”平臺將作為“法國2030”計劃的一部分,由法國國家研究署代表法國政府運營。該平臺致力于抵御外界對學術自由的攻擊,允許法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交項目以接待國際研究人員,特別是在生命科學、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空間研究、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海外科研人才。
雖然法方一系列“招賢”表態中沒有提到任何具體國家,但其實指向很明確——美國新一屆政府近期以來對相關專業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威脅打壓,為法國和歐洲吸納美國科研人才創造了難得契機。有美媒報道指出,自特朗普今年1月開始第二個總統任期以來,白宮以審查前任政府項目、“避免浪費”并重新調整科研支出以“適應美國的優先事項”等為由,將矛頭指向從氣候到生物醫學在內的多個學科,大幅削減科研經費,關閉多個科研項目,致使數千名專家被政府機構和資金匱乏的大學解雇。
美國哈佛大學(資料圖)
近期,美國政府因哈佛大學拒絕其提出的對學校管理結構等大幅改革的要求,宣布凍結對該??傤~為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此事并非孤例,據報道,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已因類似原因威脅削減多所高校的資金。據此前報道,今年年初特朗普上任之際,就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474億美元的預算使用帶來巨大的沖擊。研究院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學者表示,多個正在等待經費評估的科研項目被告知,相關評估會議被突然叫停,公務出差和招聘也都被無限期暫停。
美國《紐約時報》4月刊登文章稱,美國最聰明的人才即將離開美國聯邦政府大幅削減高校及相關機構的科研經費后,很多實驗室的運營變得十分艱難,無力支付更多研究人員的工資,年輕科學家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博士后崗位被撤銷、獎學金項目也相繼中止。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那些剛剛起步的科研人員,美國將面臨失去這代年輕科學人才的危險。
根據求職網站Indeed的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一個季度里,英國招聘廣告的海外點擊量中有近十分之一是美國貢獻的,這是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大比例。數據還顯示,美國對英國就業崗位的興趣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是所有國家中增幅最大的。這一增長主要是由那些尋求科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職位的美國人推動的,背后的原因是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第二個任期內,大幅削減了用于研究、教育和基礎設施項目的聯邦資金。
馬克龍(資料圖)
不止法國,德國、荷蘭、北歐等國家也在暗中加碼。歐盟的“地平線計劃”本已是全球科研合作的重要平臺,如今更被重新包裝為美國科研流亡者的集結地。而英國雖然脫歐,但也在悄悄恢復與歐盟的科研合作機制,深知此刻不能錯過重塑科研命運共同體的契機。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數月內,一場“歐洲科研大聯盟”的話語戰將持續升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