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腐蝕組織(WCO),成立于2007年,2010年正式被聯合國認定并確認為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致力于推動和保護全球腐蝕控制教育與最佳工作實踐,為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作貢獻。
畢竟,與臺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相比,腐蝕悄無聲息,卻無時無刻在我們身邊發生。小到一根螺絲銹死報廢,大到油氣管道穿孔泄漏,腐蝕已然成為了基礎設施、能源、運輸、水環境、生產制造及公共事業等各個領域的“公敵”。
近日,世界腐蝕組織會議在美國納什維爾舉辦,經投票選舉,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韓恩厚當選新一屆世界腐蝕組織主席。而這也是韓恩厚院士繼2016年首次當選后,再次擔任這一國際權威機構主要職務,充分體現了國際學術界對其卓越領導力和學術貢獻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中國在腐蝕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持續國際影響力。
作為我國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韓恩厚院士的研究成果已經在核電、飛機、管道、電網、船舶、航天、汽車等多領域應用,解決了腐蝕導致的重大裝備失效的部分關鍵瓶頸問題。
然而,值得2025屆考生注意的是,除了科學研究,韓恩厚院士今年還將與馬於光院士共同擔任華工2025級材料類(院士特色班)的班主任。換句話說,這個由兩位院士共同領銜的班級,不僅承載著頂尖學者的科研智慧,更構建了一套顛覆傳統的育人體系。在這里,本科生將不再是實驗室的旁觀者,而是科研實踐的親歷者,甚至是技術變革的推動者。
更甚者,在全員導師制度下,兩位院士將帶領由青年領軍學者組成的導師團隊,為每位學生定制專屬培養方案,實現“一人一課題,一周一研討”的精準培育。這種“院士領航-團隊護航”的配置,讓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能接觸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像研究生般深度參與實驗設計、專利撰寫等科研全流程,并確保了院士特色班每個本科生在科研方面都能站在最前沿。
而且,華工的材料類(院士特色班)還提供本碩博銜接培養,課程設計和科研訓練無縫對接,學生可以從本科就開始參與科研,碩士階段加深研究,博士階段更是在創新上有所突破。相比傳統的本碩博分段培養,這種模式不僅節省了時間,減少傳統深造過程中的“斷檔”,更讓學習過程充滿了樂趣。
另外,還有一個驚喜是,華工從今年開始取消了之前的保研限制。也就是說,材料類(院士特色班)的學生不僅擁有50%~80%的高保研率,還可以自由選擇保研本校或其他更高層次的院校,從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和深造空間。
當然,除了小編在文章中提到材料類(院士特色班)可以擁有院士擔任班主任、全員導師制、高保研率等優勢資源,華工今年還有機械類(院士特色班)、建筑類(院士特色班)以及智能建造(院士特色班)。而這四大院士特色班,都是華工借助頂尖學術資源打造的全新工程教育模式。
與傳統教育標準化課程塑造"流水線人才"不同,華工的院士特色班沒有照本宣科的枯燥理論,有的是院士親自指導的科研實戰;也沒有專業選擇的迷茫焦慮,取而代之的是貫穿本碩博的成長地圖。因此,如果你想要在學術上追求卓越,那華南理工大學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寶藏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