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風吹散料峭寒意,玉蘭枝頭悄然綻放”的春日里,杭州市淳安縣王阜鄉舉辦了“牡丹開園”“戲水趕鴨”等踏青活動,吸引游客前來游玩。游客集聚擁抱自然,公園、郊野的垃圾量也隨之攀升。借此機會,王阜鄉將環保理念融入春游場景,垃圾分類為踏青活動增添清新綠意。
王阜山川村的牡丹花園內,管理員將古人的“惜物智慧”編入導覽詞:“古人游園自帶竹制食盒,果皮埋入花壇作肥,枯枝落葉收集煮茶——這便是最早的垃圾分類。”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詩句,則是廢物利用思想的萌發。華坪村戲水趕鴨的河道里,游客們發現尋寶區和野餐區新增了“春日限定”分類垃圾桶。綠色的“落花堆肥桶”專門收集果皮、落葉;藍色的“春風回收站”收納飲料瓶、包裝盒;灰色的“雜物收納盒”則盛放紙巾等廢棄物。
據某環境監測數據顯示,春季戶外垃圾量較平日激增三倍,其中可回收物占比達65%。在活動現場,環保志愿者拿著宣傳單向過往游客和商販宣傳垃圾分類思想,希望大家用鏡頭記錄粉白牡丹時,戲水趕鴨時,也思考如何讓這份美麗永續。
“通過宣傳引導,現在越來越多游客養成自備環保袋、帶走廢棄物,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環保與春游同行,孩子們有了更多歡聲笑語,我們的春日踏青活動更有意義。”活動相關負責人說。(方華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