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4月26日的游行只剩最后2天時間,朱立倫拒絕趙少康“倒閣”提議,臺島兩黨決戰在即,民進黨趁勢出手,最大輸家已浮出水面。那么,對于朱立倫為何
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就任將滿1年,島內在野陣營的日子愈發難過。據臺媒報道,連日來,島內司法機關不僅大舉搜查、約談罷免綠營民意代表的團體,還對國民黨地方黨部“動手”,這讓本就高度緊張的臺島朝野局勢愈發嚴峻。為求“自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還在22日上午舉行了一場“在野峰會”,針對美國關稅、罷免局勢、司法改革、等臺灣面臨的挑戰展開討論。
對于本次“在野峰會”,島內各界原本是抱著很高期待的。因為截至目前,距離國民黨發起的4月26日罷免游行活動只剩最后48小時。而藍白兩黨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聯手,達到“打倒賴清德”,反擊“大罷免”的目標。要知道,藍白陣營在島內的基本盤不容小覷,只要雙方聯手“做大”這場抗議活動,民調數據本就不容樂觀的賴清德當局,勢必會面臨更大的麻煩。
只可惜,藍白兩黨雖然有心加強合作,但這場“在野峰會”的效果并不明顯。在臺灣“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看來,本次“在野峰會”并未給出任何有效反制民進黨罷免行動的方案,在臺灣和在野黨都面臨生死存亡威脅的當下,朱立倫應該做的是主動開辟新戰場,下令“倒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扭轉超過30名國民黨民意代表面臨的罷免危機,從而盡快結束政局亂象。
而相較于立場更激進的趙少康,朱立倫在“倒閣”一事上的態度明顯要保守得多。他表示,民意希望的是讓賴清德下臺,國民黨一定會有策略、有步驟、有時間完成這一目標,而不是單純發起“倒閣”,而是要“倒賴”。
有分析認為,朱立倫之所以拒絕趙少康的提議,并不是因為國民黨有自信對抗“大罷免”,而是出于另外兩方面因素的考慮。其一,是民眾黨高層對“倒閣”興趣不大,更傾向于加強立法機構的監督權,確保賴清德無法專制獨裁;其二,是因為“倒閣”存在一定風險,即便藍白陣營攜手促成“倒閣”,也要面臨民意機構席位重新洗牌的挑戰,沒人知道兩黨能否繼續保持當前的席次優勢。
就在藍營高層不愿承擔“倒閣”可能面臨的風險之際,民進黨卻沒放過這個“藍白合”尚未完全成型的機會,加緊了對朱立倫等藍營政客的打壓。臺內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劉世芳聲稱,警方將傳喚“首謀者”朱立倫、國民黨民代謝龍介與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原因是三人日前到臺北地檢署外抗議“司法追殺”,導致現場發生了推倒拒馬等沖突。
有分析稱,無論是來勢洶洶的“大罷免”,還是朱立倫等國民黨高層面臨的“迫害”,都說明在野陣營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只有合作才能積累制衡民進黨的籌碼。不過,島內朝野之爭持續升級,最大的“受害者”并非藍白兩黨,而是廣大島內民眾。
用朱立倫的話來說,關稅戰持續升級之際,專注于拼政治、斗在野黨的臺當局是很荒唐的。因為島內民眾最關心的絕不是政治,而是關乎切身利益的民生跟安全問題。當民眾的經濟是大失敗、大蕭條,輸的就是島內民眾。當前形勢下,只有努力應對關稅戰威脅,才能避免島內局勢進一步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